你手藝好,人們口耳相傳也會源源不斷地來活。
在工業還未開始萌芽的年代,手藝活幾乎就可以說是天花板了。
閻立本的預制板制作分成三步。
第一步先用沙石做出形狀,在外圍用更細的沙子固形。
最后則是精修邊幅再完工。
先不說這個東西的質量如何,先放到涇陽河道上沖上幾天,看看能不能頂住水流的沖刷。
第二天一早,閻立本就帶著一群人去長安測繪圖紙了。
李正一邊吃著早飯一邊聽著李麗質的講述,“三萬貫的銀錢,拋卻砂石已經各種開支,應該還有一萬八千貫左右剩下,這些剩下的還要給修繕溝渠的工人伙食,估計我們的利潤有三千貫左右。”
聽她說完,其實也就意料之中。
這一次的工程本就沒有太多的利潤。
掙的也是以后一年五千貫的后期維護費用。
想要維護費中有利潤,這一次施工的質量一定要好。
不然后期很有可能會賠本。
徐慧帶著一份書信而來說道:“長安令,這是大牛讓人從吐蕃送來的信。”
聽到是大牛的信,李正放下手中的碗筷打開書信看著上面的內容。
沒想到大牛在書信中寫了很多的簡體字。
不得不說大牛這個孩子學習能力很強。
如今的大唐文字和簡體字相差挺大,尋常人看起來簡體字還是很費勁,或者根本就看不懂簡體字。
書信上的內容寫著的是吐蕃的大部分雪山都已經開始化雪了,大食人這些日子已開始集結部隊了,估計也在等待糧食。
大食人的東征大軍有三十萬人,也不知道這個人數是不是大食人吹噓的。
真的有三十萬人的大軍,從波斯天竺兩地的人口加起來,會有三十萬大軍的人數嗎?
大牛信上說的位置,應該是在珠峰附近。
而且大牛還在研究火藥的機括引爆方法。
這小子已經想到地雷的用法了?
關于地雷的制作最早是在明朝時期使用的。
大食人的打仗方式擅長使用盾牌和彎刀。
在遠距離武器上,是大食人的弱項。
書信分成兩部分,還有一卷書信是用如今的大唐文字寫的。
之后還寫一些關于吐蕃的情況,現在松贊干布大肆招攬僧人。
這個架勢是想要佛門在吐蕃大興了。
倒是唐玄奘已經離開了吐蕃,也不知道這個和尚去哪兒了。
看起來是大牛寫給自己的家人。
上面也說著如今的情況,大牛就在珠峰下休息著,面對就要進攻的大食人,大牛和王玄策都決定伺機而動,現在沒有危險,而且在他們所駐扎的地方還有一個溫泉。
食物和水源都不缺。
李正對徐慧說道:“這是大牛的家書,交給大牛的父母。”
徐慧鄭重地接過書信。
李麗質問道:“他們孤軍深入吐蕃,還要抵御大食人,大牛的父母很替大牛擔心,好在如今父皇已經決定派大軍馳援吐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