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咸豐時期的瓷器,也是有很多非議的,基本上褒貶不一,官窯看上去非常華貴精美,但是制作加工粗鄙不堪。
當然,這也是晚晴后期,瓷器的一個非常普遍的現象了。
而鄭少秋收來的這些盤子,都屬于稀松平常的那種,即便是其中的精品,也就一萬來塊左右,價值不高,但是送人還是可以。
基本上,在民國時期,道光皇帝以后,像這種盤啊,碗啊,碟啊,基本上都是白送。
那時候,你在琉璃廠,買一個明朝的小瓦罐,老板就會給你一個這個時期的小碗碟,當做添頭。
這種現象一直持續到了解放以后,江南那邊,有不少家境殷實的大戶,他們餐桌上擺放的基本上也是這種物件。
像這種成色的東西,基本上也就現在值點錢。
當然,最主要的也不是錢,鄭少秋用這種盤子作為添頭,其實也代表著某種意義。
黃浦軍和李鶴年都是這一行的老手,不禁有種刮目相看的感覺。
講究,實在是講究……
最后,兩人也沒客氣,黃浦軍挑選了兩個,李鶴年雖然沒交易,但好歹也是中間人,也收走了一個。
這種東西,現在雖然不值錢,但最起碼也是官窯啊。
不要白不要。
還剩下一個鮑隆興,他可算是華夏古玩行屈指可數的人物,鄭少秋倒是沒考慮過送他。
這個老家伙,眼睫毛都掉光了,這眼力勁還是有幾分的,剛才這個石犀,就差點被他認出來。
當然,鮑隆興對這些晚晴的瓷器什么的,也沒什么興趣,一來是市面上太多了,而來基本上都是普通貨色,以他的身份和見識,自然是入不得眼的。
就算是黃浦軍花一百七十萬收來的那套八仙桌和黃花梨鼓凳,他也覺得馬馬虎虎而已。
之所以今天會有這一趟,其實他也是帶著三個目的過來的。
首先,就是驗證一下那條消息的真實性,懷表和斗牛國到底有著什么樣的淵源,其次是見識一下那兩件重寶,如果是真品,而且在鄭少秋的手里,那就只能……讓他捐贈出來。
不過,沒想到鄭少秋軟硬不吃,就連他精心準備的殺手锏,準備將對方詔安,都沒有起到非常好的效果。
說起來,還真是有些遺憾……
不過,總的來說,這趟也算是不虛此行,反正已經和鄭少秋混了個臉熟,來日方長,以后再慢慢說吧……
目的依然不變,還是要盡快催促鄭少秋把那兩件重寶取回來,然后再游說其乖乖先出來……
……
諾大的院子里,只剩下鄭少秋和許可在收拾飯桌上的殘余,林岑月已經回房休息了。
兩人收拾完之后,齊齊蹲在門口吧唧吧唧的抽起煙來。
剛剛到手的一百七十萬,許可說不然直接還了江仁堂的醫療費,畢竟他也是被人家治好的。
但是鄭少秋卻覺得暫時沒有這個必要,讓他先收好,反正姜家那邊也不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