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兒子的要求,杜鵑可能不會想著去求人打聽另外一個不相關人的消息。
更重要的是杜鵑不知道兒子打聽這個人的信息到底是何用,不過她相信打聽到消息后肯定會對兒子的目的有所了解。
滿城鋼鐵廠是滿城曾經的大型國有企業,不過因為污染嚴重,十年前被關閉了。
當時滿城鋼鐵廠的關閉清算影響了整個滿城的經濟社會發展走向。
在保護環境和抓工業產值和GDP方面,滿城走在了全省前面。
滿城鋼鐵廠的關閉清算讓滿城的各項經濟指標連續下降了三年,特別是第一年的數據呈斷崖式的下跌。
與經濟指標的下跌不同,滿城人民倒是對鋼鐵廠的關閉歡欣鼓舞,大家早就對鋼鐵廠的污染怨聲載道。
雖然鋼鐵廠關閉十年了,但是經信委里知道一些細節的人仍然不少,不過知道托兒所的人卻不是很多。
主要是托兒所這種在計劃經濟時代遺留下來的特殊機構,早就沒有了市場。
托兒所只能提供最簡單的一個場所供學齡前兒童待著,并不能提供必要的輔導和教育,因此逐漸淡出了人們的視野。
特別是鋼鐵廠快要關閉的前幾年,大部分人得知消息后都開始自謀生路,托兒所的業務基本處于停頓狀態,它只是作為工會的一個下屬機構仍然存在,托兒所的所長已經很久沒有關心過托兒所的事情了。
阿姨的本名叫李春花,一個通過名字就可以知道出生和命運的女人。
阿姨的人生不像她的名字一樣擁有春天和春天的花朵。
杜鵑打聽到的消息是李春花屬于不知道什么時候進了滿城鋼鐵廠的臨時工,因為沒有學歷和技能,只能在托兒所做些最基本的工作。
沒有人知道李春花為什么沒有結婚,當然也不會有小孩。
對于這種情況,杜鵑打聽到兩種傳說,當然都是不太好的因果。
第一種說法是李春花的母親是一個精神有障礙的女人,父親是一個老實巴交的農民,兩個人的結合基本上反映的是人類的本能需求——性或者是傳宗接代。
據說李春花生下來后看起來很正常,父母又接著生下了一個弟弟,不過可惜的是弟弟生下來就是有精神問題的孩子。
從李春花有記憶開始她就知道弟弟是一輩子需要自己照顧的親人,加上母親和后來生病的父親,她需要照顧的人超過了她的肩膀數量。
對于這種有遺傳病風險的女人和沉重的家庭負擔,沒人多少男人和家庭敢于挑戰這種高難度的婚姻。
因此李春花在交往了幾個男人以后,徹底對婚姻失去了希望,她也擔心自己重蹈母親的覆轍。
沒有了婚姻家庭和兒女的束縛,女人反而在就業市場擁有了一些優勢。
李春花在送走了弟弟和母親以后,一個人徹底搬進了托兒所。
白天李春花是保姆,晚上又變成了保安,每天二十四小時,三百六十五天無休卻只拿著一份最微薄的工資。
更為可憐的是鋼鐵廠破產的時候,她只是按照最廉價的臨時工進行了安置補償,因為沒有住所,清算組協調接手的養老院把李春花收留了。
第二種說法是李春花結過一次婚,而且是通過結婚進入了鋼鐵廠工作。
不過結婚后的李春花沒有履行妻子的義務,她知道奇丑無比的老公娶自己是因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