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曼冬的心理防線一共有幾層她自己也不清楚,因為這么多年來從沒有人突破過第一層,所以她也不知道到底自己把自己禁錮到了哪一種程度。
剛到滿城大學的時候,江曼冬對于來自全國各地的同學感到很不適應。
因為從小學開始,她的性格特征就已經在校園中傳開了,小學、初中、高中一共十二年,江曼冬都生活在自己影響力所設置的區間,很少有人敢于或者能夠突破這個區間。
就像很多游戲設置的關卡一樣,中學時期就有不少同學想要來挑戰江曼冬的區間關卡。
不過不管是真心靠近還是虛偽的接近,不管是同性的相惜還是異性的吸引,在江曼冬的中學時代,她自己就是一個獨立的空間存在。
也正是因為這樣的原因,江曼冬中學時代居然沒有一個能夠稱得上是朋友的同學。
所有的同學都僅僅是同學而已。
到了滿城大學以后,阿姨的情況每況愈下,江曼冬唯一的心靈和生活寄托都存在隨時消失的風險。
這時候,樓墨然的出現讓她禁錮的心靈有了一點點的松動。
和江曼冬冷傲的性格相比,江曼冬就像七八月份的太陽,而樓墨然則相當于時刻都在為植物準備降溫和澆灌的園丁,不管太陽再大,樓墨然都會讓植物勇敢的直視面對。
兩個看起來針鋒相對的人,實際上卻沒有任何的矛盾交集,她們之間隔著廣袤的星空和溫潤的大氣層。
樓墨然是一個性格極好的人,這源于她從小獲得了巨大的愛的滋養,這和江曼冬的遭遇完全不同。
江曼冬從小缺乏愛但是她不愿去追求愛,她認為愛會成為自己精神上的鴉片,會讓自己在溫潤的生活中迷失自己。
樓墨然從小愛溢出但是她卻喜歡輸出自己的愛,她認為自己的愛可以溫暖別人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她覺得江曼冬就是那一個她可以溫暖的目標。
恰好,她們又分到了一個寢室。
或許,冥冥中都會有些注定的事情正在等待著你。
愛可能會遲到,但從不會缺席。
江曼冬的性格更加是個走讀而非住校,當然她本身沒有什么壞心眼,主要是因為性格的原因。
寢室集體活動江曼冬是很少參與的,一來她沒有時間,她的空余時間都需要學習和工作;二來她沒有心情,任何人的幸福感在她眼里都是很刺眼的存在,她不能改變就只能選擇躲避;三是經濟上的原因,阿姨生病后,江曼冬的經濟來源更加拙荊見肘,奶奶和外婆的接濟仿佛已經中斷,自從阿姨生病后,各種不利的消息都在不斷傳來。
恰好,樓墨然也是一個喜歡安靜的人,她可以時常待在寢室陪著江曼冬,兩個人既不說話,也不交流,就這樣懶懶的待在寢室。
剛開始的時候,寢室里的氛圍是有些緊張的,不出聲的樓墨然像只兔子,而不出聲的江曼冬像只潛伏的鯊魚。
安靜的一面往往也體現出兩種截然不同的風格。
起初江曼冬的電話極少(當然現在也很少),而樓墨然的電話則是接著一個又一個。
雖然都很安靜,但是總有電話進來打破安靜。
“墨然,吃飯了嗎?上午干了啥?今天要下雨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