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墨然爸媽的各種問候總會在神經最敏感的時候傳進江曼冬的耳朵。
剛開始的時候,樓墨然覺得這是很正常的事,所謂早請示,晚匯報,基本上樓墨然一天會接到家里的三到四個電話,晚上的時候往往還會來些視頻電話。
冰冷待機狀態的江曼冬手機和樓墨然嬉笑歡愉的手機在寢室里處于兩種極端的狀態。
每次接完電話,樓墨然都會覺得寢室里的溫度降了幾度,剛開始她是以為自己聊天聊的太開心了,突然回到安靜的狀態顯得有些溫度落差。
后來才發現,對面的眼神其實時不時的在傳遞著一些冰冷的信號,樓墨然覺得這種信號很是奇怪,因為在樓墨然眼中,所有的同齡人應該都和她過的一樣,獲得的愛也是一樣的。
不過樓墨然后來才知道,她和江曼冬是不一樣的,從里到外。
大一上學期的一次沖突,終于讓樓墨然意識到了寢室里一直存在的背景差異。
那是圣誕節的前夜,也就是所說的平安夜。
對于這種洋節日,江曼冬本身并沒有什么興趣,至于怎么過她也不是很關心。
不過滿城大學的大部分學生倒是很期待這樣的節日,特別是女生。
很多女生都希望在圣誕節能夠收到自己心儀男生的禮物,當然有些主動的女生也會選擇主動出擊。
這個季節也是每個學院迎新晚會的高發期,元旦節前后滿城大學的禮堂每個周末都被排滿了各種迎新和節日晚會。
學院要求大一的新生必須全體參加迎新晚會,而且必須上臺表演節目。
但是江曼冬本身并沒有什么出彩的才藝,除了體育比較好以外,其她功能性的才藝幾乎為零。
當然這是因為江曼冬的先天生活環境所決定的,阿姨只能保證江曼冬最低的生活學習要求。
而樓墨然的才藝較為豐富,琴棋書畫基本上都會,鋼琴和跳舞又特別出彩,所以樓墨然一口氣報名參加了兩個節目。
而江曼冬則一個節目也不想參加,她覺得女人應該自強自立,不應該上臺被人欣賞或者品評。
這樣的想法確實比較奇特,可能跟她的生活環境有很大關系,江曼冬心里有時把自己當做男人在要求。
大家都在積極參與圣誕節前的晚會,臨近晚會前的一個月,輔導員發現整個班級只有江曼冬一個人沒有參與節目。
這在輔導員那里是絕不允許發生的事情,為此,輔導員單獨找江曼冬談了一次話,問她為何不報名參加節目。
江曼冬的回答很簡單、很直接:“沒才藝、沒興趣、沒時間!”
這三個理由中除了沒興趣以外,其他兩個理由都還情有可原。
但是沒興趣代表著江曼冬完全不重視集體榮譽,輔導員為此把江曼冬的三個室友都叫去做工作。
最后的結果是,由樓墨然負責說服江曼冬報名參加晚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