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為劉邦要面臨什么樣的艱難抉擇。”
“結果就這?”
…………
皇帝們都紛紛搖頭。劉邦當時就給李隆基豎了一個中指,問候李隆基的祖宗十八代。
殺白蛇的不都是許仙:
“傻逼!你懂個毛線!”
“你看都沒看懂吧!”
“陳通,你必須教他做人。要不然,有些人永遠不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
陳通也是服了。
陳通:
“有些人總以為我上我也行,覺得那些決策者也就那樣!
可是,真是那樣嗎?
李老三,你連這里面潛藏的風險都看不懂,你竟然還說這很容易!
我就說第一點,辨識人才的能力。這很容易嗎?
根本就不容易!
劉邦怎么知道韓信是一個兵法奇才呢?
劉邦怎么知道韓信一定能帶兵打仗呢?
韓信在成為劉邦的大將軍之前,那可真是籍籍無名,唯一能夠讓人刮目相看的事,那就是韓信受過胯下之辱!
這樣一個從來沒有建功立業的人,你怎么能夠相信他是一個未來的軍事奇才呢?!”
……………………
李隆基當時就笑了。
長生殿主李三郎:
“這是你蠢,兵法是可以講述的。”
“俗話說,行家一伸手便知有沒有。”
“只要韓信跟別人談論一下兵法,他的能力不就顯現出來了嗎?”
………………
陳通搖了搖頭,如同看傻逼一樣。
陳通:
“這不就是紙上談兵嗎?
你要論起紙上談兵,誰能說得過趙括呢?
趙括當時談論兵法,那可是說得趙國上下所有人都無言以對!
在戰前分析的時候,那簡直把秦國的將軍一個個的吊打。
可是,到了實戰的時候,他卻被白起吊起來打!
戰爭跟跟其他時事情還真不一樣,是必須要通過實戰來檢驗的。
還有大明戰神李景隆,以為他指上談兵的能力不強嗎?
簡直太強了!
朱元璋當時都稱贊李景隆是軍事奇才。
而且李景隆還有過實踐,他可是專門為大明王朝訓練軍隊,李景隆訓練出來的軍隊,那絕對士軍容整肅,戰斗力強悍。
那是經過驗證的。
可就是這樣的李景隆,放到實戰里面,那直接就當場竄稀。
韓信的能力的確很強,但如果只是單單展示了理論水平,你又怎么能夠確認韓信不是下一個趙括?不是下一個李景隆呢?
軍事理論水平,并不代表著領兵打仗的水平,這就如同三國演義中的馬謖一樣。
有的人只能當參謀,卻不能當將軍,這在軍事中是司空見慣的事。
你如果不知道韓信以后立下了偌大的功勞,你又怎么能夠僅憑借著他的理論水平,就斷定韓信的實戰能力呢?
打游戲,那還分為‘嘴強王者’和‘最強王者’!
理論根實踐,真不是一回事。”
……………………
一聽到大明戰神李景隆,朱棣嘴角狂抽。
他這才明白,辨識人才真正的風險。
弄不好,就把李鬼當成李逵了。
誅你十族(盛世雄主):
“這還真是一門學問呀。”
“這辨識人才的確存在很大的風險,歷史就是一個血的教訓。”
………………………
李隆基被問的啞口無言。
一時間都不知道該怎么反駁。
而陳通沒有給李隆基喘息的機會,繼續攻擊。
陳通:
“而第2個能力辨識人才的忠誠,那比辨認人的才能更加的重要。
在歷史上,躲過了第1個坑的帝王,往往就會栽在這個坑里面。
歷史上,最不缺的就是有能力,更有野心的人!
因為能力就更能滋生野心。
歷史上的權臣比比皆是,曹操,司馬懿,哪一個沒有能力呢?
但是,他們唯獨缺少了忠誠。
我就問,如果你是君王,你怎么能看出人的忠誠呢?
而歷史上最弱智的君王,那就是如同朱允文一樣,既看不出人的能力,又看不出人的忠誠,選擇了大明戰神李景隆這樣的人。
結果把一手好牌直接打廢。
更是打造了智障天團,每一次成功的避開正確選擇,這也是一種天賦。
李老三,你是不是這樣的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