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背著崇禎做的!”
“你要實錘崇禎議和,這證據根本不夠。”
“反正我絕對是不會相信的。”
“我心中的崇禎,那絕對是錚錚傲骨!”
“死他都不怕,他怎么可能會去議和呢?”
………………
此刻的崇禎真想捂住李自成的烏鴉嘴,心想你給我等著,我就不相信你能夠在陳通的六維分析框架中活下來。
而此刻的朱棣,心中還抱有最后一絲幻想,畢竟只要是個明朝皇帝,都不想承認自己的子孫如此的拉胯。
他寧愿崇禎又蠢又萌,而且是個沒有本事的廢物,那也比擔上議和的名頭好。
這時候議和,也就比投降強那么一點點。
但真是好說不好聽。
誅你十族(盛世雄主):
“這個真有實錘的證據嗎?”
“我不是想替崇禎開脫,我實在想不通,之前他明明反對議和,還為此宰了袁崇煥。”
“可他為什么要去議和呢?”
“你給我來一個直接的證據,讓我徹底死心!”
………………
李淵此刻非常明白朱棣的心情,就好像他有時聽到了李世民的所作所為之后,
他就不想要這個兒子。
雖然不想要,但還是希望這個兒子做的不要太過分,不要給李唐皇室抹黑。
作為家長來說,實在是太矛盾了,可憐天下父母心呀!
…………
呂后,武則天,李治等人則是事不關己,就保持圍觀的態度。
其實此刻已經不用陳通多說了,這些證據已經足夠了,可是陳通如果能拿出更實錘的證據來。
那崇禎議和這心思,就絕對不是別人揣摩他的,而是他自己心甘情愿的。
陳通嘆了口氣,看來喜歡崇禎的人還不少。
其時陳通也知道很多人不是喜歡崇禎,而是不喜歡崇禎后面的那個朝代,
所以只想讓崇禎更爭氣一點。
但歷史就是歷史,容不得這么多的主觀因素存在。
陳通:
“其實很多人都覺得,崇禎在議和這件事情上扮演了一個被動的角色。
但我想說的是,你們都想多了。
這件事情上崇禎就是主動的。
為什么這么說呢?
其實就在崇禎準備議和的時候,作為邊城最重要的將領,盧象升他也跑回京城了。
就是要當面去阻止崇禎議和。
而崇禎其實對盧象升非常看重,
畢竟當時只有盧象升能夠在不花太多錢的情況下,還能擋住金人的鐵蹄。
他簡直是崇禎心中的省錢小王子。
性價比最高的統領,沒有之一。
這簡直比袁崇煥好上了幾萬倍。
所以崇禎非常看重盧象升,于是他就詢問了盧象升,楊嗣昌所提出的這個議和建議你怎么看?
盧象升當場就極力反對!
言辭說的相當不客氣,估計差點沒指著崇禎的鼻子罵,當時就讓崇禎的臉上掛不住了。
但崇禎太能裝了,還解釋說:這是朝臣的意見,不是朕的意見。
如果說崇禎沒有議和的心思,那么看到盧象升如此堅定的主戰,他肯定會打消議和的念頭。
可事情卻恰恰相反!
崇禎見自己勸不動盧象升,于是就讓盧象升跟楊嗣昌和高起潛去談一談。
其實就是想讓這兩個人再勸勸盧象升,最好三個人能達成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