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長哉寫代碼的速度極快,雙手嘩啦嘩啦的在鍵盤上敲打著,那一行行代碼就像是從打印機打出來的一般,根本都不帶停一下的,仿佛是不需要思考似的。
快速,準確……柳長哉就像是一臺代碼生成的機器,用不了兩個小時的功夫,居然就讓他把一個底層的驅動程序給編寫完了。
要是讓其他的程序員知道柳長哉這種變態的速度,恐怕都要嚇得一頭撞死在墻上。
做完了這些后,柳長哉把剛編寫好的驅動安裝上,這個設備便可以正常使用了。
從抽屜里拿出了一張自己的銀行卡,柳長哉當即將其插進設備上預留的一個卡槽。
在編寫出來的那個程序里點擊了一下‘讀取’的按鈕,大概四五秒鐘后,這個設備發出了‘滴’的一聲,然后就見一大堆的數據飛快的在屏幕上掠過。
顯然,柳長哉搗鼓出來的這個東西,正是能夠讀取和拷貝銀行卡信息的設備。
放在以前,這樣的設備無疑是十分神秘的,但是現在隨著各地多起克隆銀行卡被盜刷的新聞的播出,人們也漸漸的對這種東西有所了解。
甚至還不時會有記者臥底銀行卡盜刷團伙,曝光出作案所使用到的各種設備以及犯罪流程等等的報道。
總而言之,就是像克隆銀行卡這樣的事情,在大眾的眼中已經不再神秘了,甚至通過一些特殊的途徑,普通人也有可能能夠從網上買到克隆銀行卡的設備。
當然,柳長哉能夠用東拼西湊的材料和部件,自己搗鼓出一臺這樣的設備來,這就不是一般人能夠做到的。甚至就連搞弱電安防工程等相關專業人士,都少有能夠做到這種程度的。
之所以選擇自己搗鼓出這設備,而不是去購買,這自然是不想留下線索和后患。
整出這樣的一個設備,柳長哉并不是為了搞克隆銀行卡那種沒有多少技術含量的事情的,他要做的可比那種事情有技術含量多了。
將銀行卡的信息讀取出來后,柳長哉又開始對這些信息進行破譯。雖然這種最落伍的磁條卡安全措施做得很差,但基本的加密還是有的。
花了一些時間將這一大堆從銀行卡讀取到的數據進行了破譯,并進行了詳細的分析,接著柳長哉又對這些破譯出來的數據刪掉了有關自己的信息,并進行了一些修改。
修改完后,柳長哉又把銀行卡插進了設備的卡槽,對銀行卡進行了重新寫入的操作,讓自己刪改好的數據和代碼覆蓋了原有的銀行卡的信息。
刮掉了銀行卡上的卡號以及相關信息,這一張從里到外徹底改頭換面的銀行卡才算是搞定了。
不過,搞好了這些還不算完,接下來柳長哉又如法炮制的另外拿出了兩張銀行卡也改造了一番。
之所以要搗鼓出三張做了手腳的銀行卡,那是因為柳長哉也不確定自己編寫的代碼就一定能夠奏效。
盡管這些天他對當下使用最為廣泛的windows系統進行了一番的研究,并發現了好幾個不為人知的重要漏洞。
所以柳長哉索性多費了一些心思,設計了三套方案,這樣就能夠有備無患了。
畢竟對銀行系統下手需要擔負不小的風險,所以最好還是能夠畢其功于一役,一次性把事情辦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