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人沉浸在某種愉快的事情時,時間通常是走的很快的,快的仿佛察覺不到時間的變化一樣。同樣當大部分人沉浸在日元升值帶來的快樂場面時,所有人都沒有看到潛藏在水面下的陰影正在緩慢的升起來。
大量的資金被從東瀛投資出去,而靠的最近的大夏受到的投資數量是最多的。僅僅只是95年10月到12月這三個月里,來自東瀛的投資增長幅度就超過了大夏去年一年所獲得外資總額。
因為本幣升值一下子富裕起來的東瀛人開始開啟大規模的買買買行動,同時東瀛的房價也從最開始的緩慢起飛變成了火箭發射。東京某物業的價格一天之內竟然出現了三次變化,每次都是如同三級跳一樣往上蹦。
雖然有理智的財經學者呼吁控制房價和抑制匯率上漲,但是大體上這樣人第二天就會改口或者永遠開不了口。因為這里面牽扯了太多財團富商和亞庫扎的利益了,在這種狂歡中大夏很快就迎來了發展的第一輪紅利。
當沈鑫步入五年級下半學年的時候,大夏以當年GDP增速近乎22%的恐怖速度直接驚爆了所有人的眼球。這種增幅哪怕是沈鑫都感到極其的驚訝,因為這實在太夸張了,夸張到似乎像是造假一樣。
但是在這個經濟數據ci激下96年年初的股市如同吃了興奮劑一樣開始狂奔,直接從兩千多點翻騰著朝著四千大關沖去。沈家的財富也是在這種情況下繼續膨脹著,膨脹的速度讓所有人都感到吃驚,但仿佛都很正常。因為不光沈家在變得有錢,整個大夏似乎都在短時間內開始變得闊氣起來。
因為東瀛花了大量升值的日元從大夏買了一些在夏兔看來不怎么重要的黑科技技術回去,比如說大夏為了應對麥瑞肯研發出來的2G模塊通信系統,以及大夏為了應對麥瑞肯石油禁運研發出來的電池技術等等。靠著出售這些技術獲取的數十億資金,大夏上層忽然發現這年頭賣技術貌似比搞外貿還掙錢。
這些資金很快就被投入了大夏的基礎設施建設的大潮中,而這個大潮中各個港口也迅速的被翻修翻新甚至擴建。哪怕是魔都的浦東區域也在這個大潮中逐步開始瘋狂基建的模式,剛剛投入使用沒多久的東方明珠塔周圍很快就變成了新的工地。造成這一情況的原因除了GDP的增速驚人以外,更多是東瀛的財團正在轉移風險。
雖然東瀛的財團享受著日元升值帶來的財富迅速攀升的kuai感,但是腦子清醒的人依然還是有。哪怕明知道投資到大夏的資金沒有在本國升值來的快,可是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里的道理他們都很清楚。
畢竟這個時空哪怕發展沒有沈鑫上輩子那個時空那么夸張,可東瀛的GDP在95年的時候也達到了近五萬億而且還是美金,而同時期的兔大夏只有不到八千億連人家五分之一都沒有。這還沒計算東瀛那些財團的海外資產的情況下,如果計算在內的話搞不好幾個財團就相當于半個夏兔的身家了。畢竟哪怕是沈鑫上輩子東瀛的海外資產差不多有將近1.8個東瀛本土GDP的樣子,這部分資產并不一定都是95年以后布置,更多的都是一點點積少成多攢起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