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了食材,限定了調料,這樣的比拼最后比的完全就是對火候對食材味道最后的把控。也就是說如果兩個人廚藝相差無幾的話,那么基本上很難分出勝負的。
但實際上在某人看來勝算依然在他那邊,畢竟吃過沈鑫昨天做的東西,對沈鑫的廚藝大概在什么程度他已經完全了解了。只不過隨著沈鑫菜刀落下,某人的自信就不那么大了,因為沈鑫沒有按著肉就直接一刀切下。正常情況下這塊肉不會被直接切開,但問題是它被切開了而且很整齊的對切兩半。
“這種刀工!…大夏的小鬼有這么可怕嗎?”幸平誠一郎緩緩從案板上取走了他認為好的那一部分,然后開始迅速的剔除牛排上不需要的那些。既然已經做到了現在這步了,他可不想就這樣輸掉。同樣隨著解開那些黃油,
這個來自東瀛的廚師發現用黃油熟成的牛排外觀上要比干式好看多了,而且需要切出丟棄的部分也少。但這實際上對他來說更加不好,已經習慣了處理干式熟成或者shi式牛排的他在這一步就感覺自己被陰了。
當他轉頭試圖從沈鑫那邊查看如何處理的時候發現對方已經完成了處理,牛排都已經被拿上煎鍋煎制了。等到他開始烹飪的時候,沈鑫的牛排已經從煎鍋里被拿了出來進入了最后淋汁的階段。
看著對方在陽光下反射著光纖的牛排,某位東瀛廚師有一種自己把自己坑了感覺。因為空氣中彌漫的氣味顯示這份牛排的味道遠比他預計的還要好,那種若有若無的食欲ci激著他的唾液分泌,最重要的是沈鑫迅速的動作直接干擾到了他整體最后的完成。
因為評審是雙方互吃,等到他把牛排端到沈鑫面前的時候,雙方牛排的溫度是兩樣的。一個已經涼了,另一個還熱著。乍一看貌似幸平誠一郎這邊比較占便宜,可實際上等到牛排一點點被切開的時候,雙方的臉色是不一樣的。
沈鑫對于面前的牛排沒什么感覺,極其機械的切下塞進嘴里然后品嘗。顯然因為他過快的速度導致另外一位在煎制時出現了一絲細微的差錯,牛排的一面多煎了幾秒的時間,導致邊緣有點微微的焦黃。味道的不均衡對于普通人而言壓根很難察覺出來,但是對于沈鑫這樣的味覺敏銳的人來說想要分辨還是不難的。最重要的是對黃油熟成牛排的不熟悉,使得對方在鹽和黑胡椒等用量上出現了差錯,這才是影響牛排口感的最致命的錯誤。
說白了就是在表面挫鹽的時候鹽放少了,導致味道沒有完全滲透入牛排的深處。對于普通人來說這種味道的差別一點都體現不出來,可問題是沈鑫不是普通人。所以哪怕對方擺盤再好看,順便還淋上了黑胡椒醬汁作為最后的封堵以試圖掩蓋味道沒有滲透到牛排內部的缺陷,可在沈鑫的舌頭下面全部被品嘗了出來。
所以沈鑫只嘗了一口就停了下來,然后直接把牛排再度沿著中線切開。正常來說熟肉想要沿著纖維橫向切開最為困難,相反順著纖維切才比較容易。但是那是對普通人來說,對于沈鑫這樣的國術練習人而言哪怕僅僅只是筑基入境的時候,他都可以做到把肉正著切反著切,更別說他現在距離筋骨境就差一丟丟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