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章后路
自臘月二十六起宮里就忙碌起來。
馮皇后抱病不出,孫貴人說是坐著月子養身體,還要看顧三個孩子,也騰不出手分不出精神料理這些,是以宮中繁瑣雜事今年就全都落在了姜夫人身上。
這些事兒本來就是吃力不討好。
往年有馮皇后打點,即便偶有偏頗,她是皇后,誰也不敢拿她怎么樣,就連私下里抱怨都不太敢有。
但這差事倘或落在別人身上,便就沒有那樣輕松了。
趙盈回了宮里兩趟,覺得姜氏把這差事搞的烏煙瘴氣,就懶得再回宮去見什么人,連孫貴人都隨便了。
宮里送到司隸院的賞賜倒是連連不斷,吃的用的,還有每年過年時候內府司定例會做的新衣裳。
這些并不用姜氏打點,上陽宮以往是怎么過年,都是昭寧帝早定下的定例,內府司年年照辦就是。
新貢上來的南海明珠一個手掌心那么大,趙盈手上握著一顆,身旁盒子里還放了一整斛。
宋樂儀探著身子去拿盒子里的珠,嘖聲感嘆:“宮里多少好東西,你如今不住上陽宮,也都要先送到你手上來。
這珠子確實是好,一會兒叫我拿走幾顆,正好打一對兒耳墜子。
前兩天去做新衣裳,母親叫人給我做了一雙鹿皮小靴,我再多拿幾個墜在靴子上,等過年時候穿上身,我那條馬面裙沒那么長的,鞋頭能露出個尖兒,肯定很好看。”
趙盈笑著說好,后來想了想,索性把一整盒的珠端起來,遞放到宋樂儀面前去:“天太冷了,我越發懶得挪動,你分出一些給崔大姑娘送去,年下了,大家都高高興興的才好。”
她一面說,手一面撤了回來:“前些天聽舅母說,婚期是定在了三月的?”
宋樂儀撥弄著盒子里的珠子,頭也沒抬嗯了一聲:“算了好幾個吉日呢,但母親說成婚的事情選一個上上大吉的日子是最好的。
在玉安觀求了兩回,還請了高僧到家里去過兩趟,三月里六月里都有上上大吉的好日子,母親是去問的大哥,大哥選了三月初九那天的。
我想著那會兒也剛過了上巳節,城里城外也都還熱鬧,那會子辦婚事,喜慶又熱鬧,也覺得很不錯。”
趙盈卻沒有再接話。
一切看起來是都還不錯。
但對于她而言,并不是這樣的。
三月里開春天氣回暖,復朝后閆達明的案子要有個了結,接下來就是吏部要重新安排福建一眾官員。
其實這件事情拖拖拉拉的,等到一切塵埃落定,恐怕也就到二月里。
吏部加急辦,最少也要一個多月的時間。
后續還有趙清的問題擺在那兒。
此事她雖不必出面,卻少不了格外留意,再說這種事兒在朝堂仍舊會掀起軒然大波。
事實上叫趙盈看來,這個時候考慮成婚,真的不合適。
人家都說溫柔鄉是英雄冢,朝中局勢復雜,后面的路只會更難走,少了哪一個人做幫手,對趙盈來說都可能出現不必要的意外。
二月前福建案塵埃落定,她原本的預想是最遲到五月,便要趙清萬劫不復,再沒有翻身的機會。
之后七月里還有西南舞弊案。
接下來的這一整年也安生不到哪里去。
再有不到一年,宋太后駕鶴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