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步行卻是足足走了有四五分鐘才到大門口。
大門口有一隊員工在巡邏,這看到吳書記帶人來了,也沒有盤問,在看了一眼就走開了。
倉庫的大門是開著的,有人進出。
似乎都是在看布匹的質量,商量買賣的價格。
但走進去的時候興高采烈,出來的時候卻是一個個垂頭喪氣了。
這讓劉星多少有些好奇,連忙帶頭走了進去。
這個倉庫的占地面積很大,在周圍還有十來個。
里面庫存的都是最近這一兩年生產出來的布料。
其中那種灰色跟黑色的毛料居多,也有棉料,但因為存放時間很久的原因,顏色有些難看。
劉星走過去掀開查看了一下里面的顏色,見也不盡人意,那是忍不住搖了搖頭:“書記,這庫存的都是這樣的棉料跟毛料嗎?”
“不!不!滌綸料最多,還有麻料跟絲料都有,這樣的棉料跟毛料大概占所有庫存的三分之一吧!”吳書記連回道。
“滌綸布我沒看,不好下結論,但是這棉布料還有這毛布料,哪怕制成衣服,在當前的形勢下,只怕也很難賣掉,所以書記您要想讓我幫忙解決,在價格上只怕不能要的太高。”劉星實話實說:“太高的話,根本就沒有人會愿意買的。”
“我現在賣什么高價啊!只求低于市場價的三成賣出去就行了。”吳書記哭喪著臉說道。
“我又不懂市場價,這個低于市場價的三成又是多少啊!您就跟我說實話,這一尺棉料大概需要多少錢。”劉星攤了攤手,然后就隨口問了一句。
其實他真的不在行,只知道布料多少錢一尺,根本就不知道市場價的進價。
當然了,吳書記也騙不了他,等去了集市,隨便問一個做這方面的商販就行。
“一尺棉料能有多少錢啊!市場價現在是一毛三,賣的話不會超過三毛,而鼎盛紡紗廠現在的批發價是六分左右,低于市場價三成,大概也就是四分錢一尺左右。”吳書記沒有辦法,只得當場換算,將一尺棉料的價格給說了出來。
這個價格一出,不但劉星呆住了。
就是劉玲玲跟李大偉也是有些目瞪開口。
之所以會這樣,那是因為吳書記說出來的價格跟市面上賣的價格,這真的是要便宜太多了。
要是沒有記錯,七八年的時候,HY市供銷社甚至將棉布料賣出過一塊三一尺的價格,這跟吳書記報出來的價格相差有多少,只怕是個明白人都能算出來。
然而這已經是陳年往事了,誰都不會去在提。
現在的問題是,這些積壓的鼎盛紡紗廠的庫存布料該怎么賣。
劉星在回過神來后,眼眸中突然間閃現出了睿智的光芒:“吳書記,現在整個鼎盛紡紗廠倉庫中的庫存布料價值多少錢啊?”
“這個我哪知道,但是據倉管登記出來的數據,哪怕以低于市場三成的價格賣掉,都可能價值三四十萬。”吳書記沒有隱瞞,將知道的都說了出來。
“那我出二十萬全都買下,您能做主賣嗎?”劉星笑了笑。
“這么低的價格,怎么可能?”吳書記脫口而出回道。
“我貨款兩訖,哪怕最后我虧本賣不出去,也不會找您的麻煩。”劉星又拋出了一個誘人的籌碼。
“這個……”吳書記聞言有些心動了。
畢竟劉星提出來的條件,對于現在內憂外患的鼎盛紡紗廠來說,真的是很不錯。
“但是問題是這價格太低了啊!”吳書記在回過神來后,那是多少有些哭笑不得。
“不低不行,萬一我運到集市上賣不出去,這二十萬的貨物可就全都積壓在手中了,您知道我需要承擔多大的風險嗎?”劉星反問了一句。
在商人的眼中,風險與利潤是并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