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佛門不納稅、不兵役、不徭役,少林寺盤踞少室山,山下良田不少,皆為寺中資產。
富可敵國還算不上,但富得流油,是一定的。
否則,少林那么多的武僧,豈有資源去習武。
窮文富武,這是一句老話,也是一句真理。
那五臺山文殊寺、江南普渡寺、廬山東林寺、長安凈影寺,大半也是如此。
道教因為教義的關系,倒是好些,但江南家族式傳承的道門,比如龍虎山,也有此弊。
有弊端,就要改革。
趙佶不允許自己的國度里,出現這樣的存在。
待自己登基之后,改革勢在必行。但現在,不在其位不謀其政,用心做周侗的靠山,助他練出一支強軍再說。
槍桿子里出政權!
太祖踐行的真理,趙佶雖然沒有讀過紅本子,但道理淺顯易懂。
一步一步來,先強兵,強化實力。
今日登上少室山,目的很明確,準備一勞永逸地解決三十年間江湖上的恩恩怨怨,以及落實掃地僧未來的工作問題。
作為當事人,蕭氏父子、慕容父子、帶頭大哥,自然都要到場。
趙佶早已經遣人去找蕭峰,可惜,人還未趕到少林,所以,他沒有過多的和很沒有骨氣的大和尚們多聊,一頭扎進了藏經閣。
掃地僧很重要,決定了大圖書館計劃里儒道佛三家的釋家一脈,是趙佶欽點的副館長。
自然要和去擂鼓山見無崖子一樣,親自去看看,以示看重。
甚至在趙佶的心中,請出掃地僧的難度,遠甚于綁架無崖子。
那掃地僧既沒有受戒,也沒有法號,操持的也只是不起眼的灑掃雜役。因此連寺里玄字輩長老們,都不知道有他這一號人物。
可他數十年如一日一直都在少林,每天都要打掃藏經閣,對少林七十二絕技了如指掌。
甚至這三十來年,絡繹前來藏經閣,盜學“少林七十二絕技”的蕭遠山、慕容博、波羅星等人的所作所為,也都被他盡收眼底。
而強如天龍四絕的蕭遠山、慕容博,卻同樣對他一無所知。
掃地僧武功之高,堪稱天龍第一,見聞又廣博,連神秘的逍遙派都知之甚詳,只是他完全沒有爭斗之心,因此才名聲不顯。
除了趙佶這個擁有上帝視角的重生奪舍之人,當今武林,誰也不知道,少林寺中,竟然藏了這么一尊大神。
看破紅塵的老僧,要請他下山,難度不小。
但趙佶有種強烈的攻略**,蠢蠢欲試,饑渴難耐。
端王要進藏經閣觀看佛經、武學,這是少林寺早早便知道的要事,所以,藏經閣里沒有掃地僧。
站在空蕩蕩纖塵不染的藏經閣里,趙佶皺了皺眉,扭頭看向身邊陪著的達摩院首座玄難。
達摩院是少林最高等級的武學研究機構,若非有精深的武學造詣,是沒資格加入的。
方丈玄慈同輩的師兄弟,也就是玄字輩僧人,一共有三十多人,個個武功高強,有資格進入達摩院的也才八個人而已。
玄難代表的,就是少林寺七十二絕技研習最精深的幾個高手之一,作為端王的講解員。
迎著趙佶的目光,玄難有些莫名其妙,不是要來看少林絕學嗎?這又是為了哪般?
“本王不喜這些,藏經閣之前什么樣子,恢復成什么樣子吧!沒必要因為本王弄這些虛頭巴腦的,你們更不用特意奉承本王……”
玄難頓時便感覺眼前這端王事多了,給你營造一個安靜的環境,我等喝之即來呼之及去的準備給你講解少林絕技,你還不滿意嘍!
他內心略有誹謗,但表面上卻是不敢露出一絲,笑道:“端王殿下說得是,是貧僧修行不到家,端王請便……”
說完,玄難道了聲佛號,轉身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