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說,他也是少林高僧、江湖高手,多少還是有點氣度和自尊。
見沒人打擾自己,趙佶很快平靜下來,在藏經閣上層整整齊齊羅列的七十二絕技里,找了本“龍爪手”看了起來。
至于為什么研究這門絕學,看這三個字順眼罷了。
對敵可用,對后宮也可用,可謂一舉多得。
“龍爪手”,全名叫做抓奶……咳咳,叫做龍爪擒拿手。
三十二勢太祖心法里,有拖架勢,三十六手連環摔拿倒扯,隱約有龍爪擒拿手的影子。
趙佶貫通太祖絕學,一身武學境界那也是超一流絕頂的行列,便是不動用氣運,也能悟透這本少林絕技。
“果然,太祖曾經看過少林七十二絕技,并吸收精華,融進太祖自身的絕學里……”
趙佶輕聲說著,將龍爪手的秘籍返回原處。
然后猛得一怔,藏經閣里有人……他剛剛竟然沒有發覺!
也不再翻閱秘籍,就在藏經閣內,那一座座書架之間走動,尋找著掃地僧的身影。
掃地僧匿氣功夫極其了得。
收斂氣息時,蕭遠山、慕容博這種級別的高手,也察覺不到他的存在。
平時寺內僧人、香客,見了掃地僧,也都只當他是一個操持雜役的服事僧,便連玄字輩高僧,都看不出他身懷武功。
但趙佶先入為主,你匿氣功夫再好,功夫隱藏的再深,我就知道你是高手。
終于,趙佶在藏經閣上層角落,看到了一位身材枯瘦、長須花白,正手持抹布擦拭書架的青袍老僧。
他似乎一點都不起眼,但趙佶卻是越看越有味道。
這看似枯瘦衰老、弱不禁風的青袍老僧,在趙佶腦補之后,全身深斂著一種醇厚圓融、宛若舍利的氣機,蒼老的軀殼下,隱藏著比壯年男子還要旺盛的蓬勃氣血!
趙佶露出一抹意味深長的笑容,沒有說話,隨意地又重新回到了擺放七十二絕技的書架前,隨便拿起了“拈花指”。
又看了“大智無定指”,卻已經到了正午。
少林寺的素齋還算可以,與大相國寺有得一比,也不知道是不是特意為自己所準備的。
當他稍做休息之后重新返回藏經閣,頓時便發現書架里的書籍有了變動,多了一本《圓覺經》。
掃地僧,似乎很喜歡講緣法,他不喜歡看人誤入歧途,但從來也不直說,隨便放一本佛經,你自己慢慢去悟吧!
至于能不能悟到,那是你的事了。
趙佶依稀記得,金老借掃地僧之口曾說過,越是高深的武功,戾氣越重,修煉起來越容易走火入魔。要想掌握少林七十二絕技,必須有高深的佛法來化解武功中的戾氣,佛法造詣越高,才能學習更多的高明武功。
趙佶拿著《圓覺經》,突然間竟略有感悟。
太祖死得不明不白,燭光斧影,陰謀論都說是太宗下的毒手,但根據趙佶所獲得的信息,疑點重重。
而無崖子又稱太祖的武學為無上殺伐絕學,與掃地僧武學戾氣之說,正好合上。
但趙佶是不信什么佛法化解戾氣之論的,以他縱橫起點十年的老白來推斷,更相信是修行者在研習佛法時候堅固了自己的精氣神,這才能夠在沖擊武學更高境界的時候,不會走火入魔。
武道巔峰,自然是仙俠,與玄之又玄的神念有極大關聯。
若是“神”不足,強行沖擊武學的更高境界,跨過武俠仙俠的溝壑,自然很容易造成神經錯亂,走火入魔,癲狂混亂。
修為越高深,自然越要謹慎。
掃地僧探索的方向并沒錯,只是他可能也還在摸索之中,無法闡明其中真正的道理。
只能借佛經、戾氣來勸人。
趙佶看著暮色里的藏經閣,雖然有些陳舊,但不由得感覺到自己抓住了掃地僧。
逃不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