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神殿的千層石階,在趙佶這等高手腳下轉瞬即逝,他站在巨殿入口之前,大門洞開,里面實在太大,望進去便如管中窺豹,無邊無際。
進口處有一石刻題匾,刻著“戰神殿”三個古篆大字,每個字均有丈許大小。
走進去,置身于巨殿之內,就像一個小人國的小人,在一時錯失之下,來到了巨人建的大殿內,巨殿前端和左右兩旁的殿璧,離地至少有四十丈的距離,任何人走進來,都像螻蟻那般渺小。
而在對正入口的巨壁上,由上至下鑿刻了一行大篆,從殿頂直排而下,首尾相隔最少有三十丈外,每字丈許見方,書著: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一筆一劃,盡皆充滿了浩瀚的意志。
宋缺緊隨而至,看到這行大字后,心中再無他物,陷入頓悟之中,只覺那每一筆,都是一招絕世刀法,斬盡蒼生,滅盡萬物。
趙佶大步而入,心中已然明悟,這才是真正的寶藏,真正的武學寶庫,縱然是天龍所有秘籍,加上雙龍世界的三大奇書,自己格出來的許多武學,統統放在一起,也不及戰神圖錄浩瀚、淵博。
“一入神殿武成空!”
石之軒走上千層臺階之后,臉上浮現一抹嘆服。
“阿彌陀佛,如在西天!”
“大道無邊,萬法歸一!”
趙佶面色平靜,信步而行,眸光幽幽,并不為任何所吸引,他要整個端詳這座戰神殿。
仰首望去,巨殿籠罩在柔和的青光底下,與出口透進的紅光,相映成趣。
殿頂,離地四十丈許的殿頂中心,嵌有一塊圓形的物體,兩丈直徑,散發出青黃的光線,彷若一個室內的太陽,使整個巨殿沐浴在萬道青光底下。
以這光源為中心,殿頂罩下一個巨大的穹頂,滿是星點,其中有十數粒比例特大,好似日月五星,其他的幾粒,趙佶簡直聞所未聞。
這些較大的星,都列有粗細不同的線條,顯示它們在天空的運行軌跡,形成一個又一個交疊的圓,煞是好看。
這是一幅星圖。
星圖上除了趙佶熟悉的三垣二十八宿外,還有無數其他的星宿,很多都不見于典籍記載中。星圖圓形的邊上,刻有不同的度數和怪異的名稱,亦是聞所未聞。
“或許,尋著這幅星圖,就能找到那個修仙世界吧!”
趙佶嘀咕一聲,收回目光,在浩瀚的星宿底下,巨殿不見一柱,不見一物,殿心地上只有一個兩丈許見方的浮雕,左右兩邊壁上每邊亦有丈許見方的浮雕圖各二十四個,加上殿心的浮雕圖,剛好是四十九。
四十九,是個很符合道的數字。所謂大道五十,天衍四十九,遁去其一。
殿心地上那幅浮雕,雕工精美,刻著一個身穿奇怪甲胄、面上覆蓋面具的天神,胯下坐著一條似龍非龍的怪物,從九片裂開了的厚云間,由左上角穿飛而下,直撲向右下角一個血紅的大火球。
每一片厚云旁邊,由上而下寫著九重天、八重天,直至最低的一重天。
浮雕的上方有五個大字,正是“戰神圖錄一”。
也不去悟,趙佶緩步而行,走馬觀花般來到最后的一幅處,上面除“戰神圖錄四十九破碎虛空”外,再無一物。
再走到那“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的幾個大字下,就見有一人盤膝面墻而坐,背影魁梧,服飾高古,不類近代。
這人旁邊尚有一副骸骨,骸骨旁還有幾樣事物。
趙佶走近一看,見到此人面相莊嚴,嘴角猶帶著安詳的微笑,頭發與衣服已化開大半,但面上肌膚神情卻與生人無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