伸手按在他背上,指尖觸處衣服盡化飛灰,無疑已經歷了非常久遠的年代,衣服下的**卻至堅至硬,似乎整個人轉化為另一種不知名的堅硬物質。
此人左手垂地,地上有一行小字,書寫“廣成子證破碎金剛于此”,觸地的中指,剛好嵌在“此”字最后一畫,去勢盡處。
“廣成子!”
趙佶施了一禮,轉而回到第一幅浮雕前,此時,這里已經站了好幾人,黃裳、掃地僧……
沉迷于其中,再無他物!
趙佶也不去驚動他們,背負雙手,遠遠的細細的品味戰神圖錄一。
一股戰意頓時襲來,恍惚間,趙佶好似看到雕像形象的天神,乘龍廝殺,鏖戰九重天。
戰意沖霄、死尸如雨!
這遠古天神渾身浴血,神血墜地,卻戰意高昂,戰天斗地,永不言敗!
這是殺伐之道,也是不敗之道,是心靈上不屈意志的突破。
趙佶隱約從這天神身上看到了諸般大道,雷霆,五行,陰陽,太極……
直到最后,那遠古天神又乘坐那似龍非龍的怪物,穿過了九重云霄,直沖蒼穹而上!
那遠古天神回頭看了一眼大地,隨手一揮便劈出了一個巨大的空間通道,天神乘坐著那似龍非龍的怪物,破碎虛空而去。
隨著畫面的流轉,趙佶好似跟著那位神人度過了漫長的歲月,好似領悟了所有,又好像任何東西都沒留下。
恍若一夢!
趙佶閉目而立,沉默了良久。
這一悟,就是三月時間,趙佶也不急著動用氣運,全憑自己悟性和武學造詣,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而收獲更大的,還是這群真正的武學大宗師。
“天地一太極,人身一太極,太極本為一,因小成大小,因意成內外,若能去此心意,豈有內外之分、你我之別,天地既無盡,人身豈有盡,盡去諸般相。”
無崖子搖頭晃腦,漫不經心打起了公園老頭子的太極。
“天地間一氣流行,皆因形相不同,致生千變萬用,然若源溯其流,蓋歸一也。故能守一于中,我與木石何異,星辰與我何異,貫之一之,天地精華,盡為我奪。”
第三十七副浮雕之下,掃地僧嘴里念念有詞。
光陰如箭,歲月如梭。
時間一晃,已經是大宋新歷十年。
三年間,從戰神圖錄上格出來的武經足可填滿一座巨大的圖書館,這座寶庫,成了大宋最寶貴的武學財富。
三年間,文武科舉并行,人才輩出,已然徹底將老一輩的世家門閥代替,科舉儼然成為當今天下最為龐大的體系。
三年間,突厥、高句麗、西域平定,天可汗趙佶的光芒照耀整個東方,大宋無數英豪在戰場上出現。
三年間,魔門變革,恢復諸子百家,行走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