尸毗老人,魔教第一人,宇宙六怪。
這尸毗老人初得道時,遇見一位高僧,便是尊勝禪師。禪師想將尸毗老人度化,不料道淺魔高,不敵尸毗,所以被尸毗魔法所困,受盡苦痛。
禪師不稍畏縮,連度了七次,也與尸毗大戰了七次,并發誓愿:如不將此魔頭度化,絕不離去塵世。
尸毗老人卻也是神通本大,但因禪師欲以虔心毅力感化,施展最高佛法金剛天龍禪唱,木魚之聲日夜不斷,始而因覺對方純是好意,又為至誠所感,雖然不愿歸入佛門,但也沒有拼死相搏,要取尊勝的性命。
后嫌梵唱之聲老是縈繞耳際,無時無休,不由激怒,便施展大阿修羅法,將禪師封禁在高黎貢山一座崖洞之中。
便也是眼前此地,大只方丈,左臨絕壑,瘴氣蒸騰,前有高山低覆,終年不見日光,陰風刺骨,暗如黑夜,四外俱是前古森林,毒蛇猛獸成群出沒,端的危機四伏,兇險異常。
尸毗老人將禪師禁閉之后,笑道:“我本不想傷你,是你惹厭。我今將你禁閉在此,只要悔過服輸,將我洞口所留鐵牌翻轉,立可脫身無事;否則,這里夏有酷熱,冬有奇寒,夜來陰風刺骨,日間瘴毒蒸騰,還有毒蛇猛獸,均能出入侵害,你卻不能出洞一步。你禪功雖高,無甚法力,如何禁受,死活在你自己。”
尊勝禪師也知道時候未到,實力又不濟,于是笑道:“我已對你發下誓愿,如不將你親自度化,甘墮地獄。否則我門下七弟子均具佛道兩家降魔法力,焉知不是你的對手?”
于是便坐困于此,潛修法力。
時經數百年,尸毗老人始終未得所留法牌的感應,人又不似化去。尸毗老人天性倔強,始而厭惡,聽其坐困。只有一次,行法推算,得知禪師門下七居士,每隔一百二十年,必去送一蒲團,別的全無所知,也不知如何送進。
當時他魔功煊赫天下,風頭無兩,也就忽略過去。
直到三百年前,尸毗老人忽然改變心志,欲歸佛門。想起前事,覺著尊勝禪師志行堅定,大是可敬,心生悔恨,忙即趕去。
哪知踏遍全山,都找不到此地所在,也推算不出一點因由。
這才回想起當初禪師曾說:你這業障入魔已深,我必在你萬分危難,百死一生之際前來度你。到時,任你魔法多高,全無用處。
因尋不到尊勝禪師,所以回去他那阿修羅宮之后,便緊閉山門,再不入世。
至于尊勝禪師,近千年來坐枯禪,只在被困時與黎山七友說過一次,由此坐關,冥然若死,從未開口。
七友雖知師父佛法日高,但見僧衣受了長年風蝕,已全腐朽,當初再三苦求,只允每人孝敬一個蒲團。有一次七友前去參拜,蒲團已將換完,人還未醒。恐僧衣化盡,便成赤身,剛要行法禁護,禪師頭上忽起了一圈佛光。
七友連忙口宣佛號,拜伏在地,立刻大徹大悟,心地空靈,拜罷回去。由此七友各以元神化身,去往人間救度眾生。
所以,闖出了黎山七友的名號來。
而尊勝禪師,千余年的苦禪坐下來,也成了真正的佛門第一人。
加之黎山七友宣傳,佛門也很是認可,所以才有芬陀、白眉所言。
大宋平定滇云,絲毫沒有影響到尸毗老人,依舊緊閉宮門,不聞山外之事,一味清修,不染紅塵。
掃地僧先行一步,抵達滇緬交界的亂山之中,只見四周山嶺雜沓,高峰入云,上矗天半。
山陽一面上下壁立如削,無可攀升。峰半以上終年為云霧包裹,看不見頂。左右兩面溪谷回環,幽險莫測,其中更多毒蛇猛獸,森林覆壓,往往二三百里不見天日。
林中蚊蛇毒蟲類以千計,更有毒蟻成群,大如人指,數盈億萬,無論人獸與之相遇,群起猛嚙,轉眼變成枯骨。
瘴氣彌漫,中者立斃。
故而人獸足跡所不至。
只山陰一面有一橫嶺,乃哀牢山支脈,由蒼山婉蜒而來,與峰相接,成一數千丈高的斜坡,與峰相連。沿途草莽怒生,灌木盤虬,更多險峨,亦難直達。
掃地僧御風而行,直往半峰云霧中飛去,到后一看,云上竟是別有天地。
原來那峰周圍有百十里方圓,云層以上忽作圓錐形,往里縮小,甚是奇異,現出大片平地。上豐下銳,孔竅甚多,宛如朵云高起,矗立云端,高出霄漢,天風浩蕩,煙靄蒼茫。
四望云外,大地山河宛如蟻蛭,歷歷可數,景絕壯闊。
上半峰巔,果如卓劍,知那魔宮就在劍柄護手兩頭。山主尸毗老人父女分居其內,上下皆有禁制,仙凡不能沖越。
掃地僧破開魔宮重重禁制,直登峰巔。
“何人安敢闖我神劍峰!”
“大宋掃地僧!”
“速速下山去,饒你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