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姑娘所言甚是,事情是鬧大了!這呂小公子打死的,還是個國子監的生員,名喚林信安。今兒個晌午,陪著林信安從西陵郡來大都讀書的林母,因為不識字便請林信安國子監的同窗幫忙寫了狀紙,將此事告到了府衙,誰知府衙一看關系到呂家,不敢抓人!國子監的生員們就陪著林母去敲了登聞鼓,命都不要了,說要給兒子討個公道!”
呂家可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白錦繡也放下了手中的銀筷子,問:“呂元鵬被抓了嗎?”
蔣嬤嬤點了點頭:“聽說當時呂家小公子還正在武德門看熱鬧呢,突然來了一群身穿國子監生員服飾的學子們陪同一婦人敲登聞鼓,國子監的生員們攔住了要行棍刑的刑官,非要一人一棍替那婦人挨棍!呂小公子沒想到看熱鬧看到了自己頭上,聽那婦人是來告他的,沉不住氣,提了馬鞭就沖出去對著那群人一統亂抽!太子當時就下令將人拘住了。”
蔣嬤嬤沒有將那婦人在敲登聞鼓時,說的那些齷齪骯臟……直指他們家大姑娘的話拿到臺面而上來說,是想讓那些話白白污了他們家姑娘的耳朵。
白錦稚看向了白卿言:“長姐,這呂元鵬……這次是不是闖大禍了?”
今年這登聞鼓響的可真是太勤快了些,從高祖皇帝算起,加起來也沒有今上在位登聞鼓響的次數多。
大長公主端起手邊湯羹喝了兩口,一聽就覺得這事兒背后不對。
一個大字不識的婦人,即便是要去敲登聞鼓,怎么就能在這么短的時間內,號召國子監的生員們為她出頭?
若說此事沒有人在背后策劃籌謀,煽風點火,大長公主不信。
一個婦人敲登聞鼓不可怕,可怕的是國子監的生員們都跟著跪到了武德門外,這讓白卿言想到了上一世,母親留下那封《問皇帝書》,五嬸血濺宮門求公道時,便是這些生員帶著天下學子,為白家跪求公道的。
學子之心最為純摯磊落,赤子之情腸最是容易被這世間不平煽動,做出激進之事。
“或許,是有人見科舉舞弊之事鬧大,煽動國子監生員,意圖轉移視線。”白卿言抿著唇,“畢竟對百姓來說,勛貴仗勢欺人、殺人,比科舉舞弊更讓百姓感同身受義憤填膺。百姓的視線被轉移了,涉及科舉舞弊的人……即便是輕判,也不會激起民怨。”
圍魏救趙的手段,白錦稚在兵書上看到過。
董氏點了點頭。
“佟嬤嬤,你派人去查一下林信安一家子的底細,再向隔壁鄰居都打聽打聽,看看他們都是什么時候知道林信安的死訊的。”
白卿言話音剛落,就見大長公主放下手中青花甜白瓷勺,開口:“讓蔣嬤嬤喚魏忠去查吧!快些!”
蔣嬤嬤稱是,出門去吩咐魏忠。
白錦繡心思敏捷通透,猜道:“長姐是想從旁人得知林信安死訊的時辰,判斷此事到底是人為,還是天意?”
“若林信安真是今兒個清晨死的,那個時候落榜舉子還未曾敲登聞鼓,林信安便不是圍魏救趙的一步棋。”白卿言今日說這些沒有避開幾個幼妹,“若林信安真是今兒個清晨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