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宣嘉十八年五月初二,梁王以朔陽拒不上交一百童男童女為由,派李明瑞率一萬將士前往朔陽,密令活捉白氏一族。
宣嘉十八年五月初三,秦夫人白錦繡手持皇帝親筆圣旨,率遠平大軍攻打大都城勤王,獄中太子聞訊,振奮不已。
宣嘉十八年五月初五,李明瑞帶大軍抵達朔陽,攻城。
李明瑞身穿戰甲騎在馬上,看著不斷攻城的將士們,咬緊了后槽牙,他知道白錦繡已經帶著遠平大軍去攻打大都城了,可他沒有掉頭馳援,而是選擇攻打朔陽!
他給自己定了目標,三天之內他必須攻下朔陽,如此才能將白家諸人攥在手心里,如此才能最大程度的把控白卿言。
更重要的是……把控了白家,便能讓白錦繡不敢再攻打大都城,或許還有機會得到白錦繡手中皇帝的親筆圣旨,如此他便有了梁王的一個把柄在手,對李家的將來有好處。
盤算完這些,李明瑞便越發堅定了攻打朔陽的心。
而朔陽城內的董氏,早已經著手準備防著有這么一天,在李明瑞率兵攻來時讓白卿平傳令下去,死守朔陽城。
朔陽存糧足夠撐到白卿言帶兵回援。
朔陽城滿城上下,小至能走會跑,老至白發蒼蒼的老人家,都聚集在朔陽城內,幫忙往城墻之上運石頭,好讓將士們砸死那群爬城墻的敵軍。
朔陽百姓都知道這一次朝廷派兵來攻打朔陽是為了要他們的孩子,若非白家的大夫人董氏按住了周太守,不讓其將朔陽的孩童交給朝廷,他們的孩子都得死。
那日,周太守將上令捧給董夫人看,稱要是不交上去,整個朔陽百姓都要遭殃。
就在朔陽百姓人心惶惶,甚至有人帶著孩子要逃之際,白夫人董氏當機立斷,召集朔陽百姓,慷慨陳詞,表示……朔陽白氏一族和白家軍源起自朔陽,數百年前為護民而建立白家軍,如今皇室施行暴政,視百姓為草芥,視百姓為豢養的牲畜,白家和朔陽軍亦會秉承白家先祖遺志,為保民護民而戰,不戰死不卸甲!絕不會讓朔陽任何一個孩子被送到九重臺,不允許任何人用任何一個孩子的命給皇帝煉仙丹。
董氏一席話,讓全城百姓感激涕零,全城將士熱血沸騰。
所以,這一次大戰,朔陽城內的百姓沒有一個人在大戰到來之前選擇逃走的,他們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共同抵抗敵軍。
這是百年來朔陽人心最齊的一次,鄰里之間摒棄從前的矛盾,攜手共肩,同衛朔陽。
白家護衛曾經都是白家軍,此時已經沖上城樓,帶領朔陽兵抗敵。
朔陽城的城樓之上,高高掛起了黑帆白蟒旗,用董氏一句話說,那便是……今日凡為護衛朔陽百姓而戰的將士們,都是戰無不勝的白家軍!白家英靈……會護佑每一位為百姓拼殺的將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