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錦繡看向李茂:“李茂!你鼓動二皇子造反的書信,證據就在我的手中,壽山公和譚老帝師已經甄別過了,現在全天下都知道當年二皇子造反是你鼓動!來人……將東西拿上來!”
李茂手心收緊,喉頭一陣陣發緊。
紀庭瑜領命,命人將如今還留在大都城內官員簽名,證實梁王、李茂謀反的萬人書錦帛拿了上來,命人展開……
譚老帝師鐵畫銀鉤的遒勁大字,就在錦帛之上,稱有書信為證……李茂先是串掇二皇子造反失敗,后又攛掇梁王造反,實為晉國逆臣賊子。
那錦帛大字一旁,是如今留于大都城……或被梁王認為無關緊要的還未被關押進獄中的官員簽字。
李茂負在背后的拳頭緊緊攥著,有了以譚老帝師為首寫的百官書,若是此次梁王不能成功,那他就是萬劫不復。
“李茂,你若是覺得壽山公和譚老帝師鑒別過的書信都不夠,再加上你的兒子分量夠不夠?李明瑞在朔陽被俘!若是他出面指證你當初串掇二皇子造反,如今有同樣鼓動梁王,你認是不認?!”白錦繡又問。
在紀庭瑜帶著被俘的李明瑞來大都城之后,沈柏仲回來見過白錦繡一次……想請白錦繡放李明瑞一馬,沈柏仲想將李明瑞帶走,遠離大都城的是是非非。
白錦繡便去見過一次李明瑞,白錦繡倒也沒有威逼利誘,就說了自己丈夫秦朗的親身經歷,告訴李明瑞……當初忠勇侯秦德昭在南疆軍糧之上做手腳,秦朗帶著所有證據舉發自己的父親秦德昭,這才保全了秦氏一門人的性命。
李明瑞聽完之后,便明白了白錦繡是什么意思,舍棄父親一人性命,大義滅親保住李家其他人的性命。
按照道理說,李明瑞作為李家的長子嫡孫,自小受的教育便是這樣,以全族利益為大,必要的時候……舍棄一人也在所不惜。
這也是李茂經常教導李明瑞的,可李明瑞不明白為何白錦繡要來同他說這些。
也是直到這個時候,李明瑞才知道……原來救了他性命的老翁,竟然是白岐山的摯友。
他陡然明白為何梁王突然舉事,白錦繡卻有了防備,他不放心老翁,讓老翁先走……可老翁卻去向白錦繡報信了。
李明瑞心痛難過老翁的背叛之余,又覺得慶幸。
因為他明白了,如今對他來說是慘敗,卻也是一次機遇。
他的父親站在梁王那一頭,而他站在太子這一頭,最后不論是梁王贏了,還是太子贏了,至少李家可以因為一個人保全,犧牲的人不過是在他和父親之間二則其一罷了!
李明瑞被帶了上來,他并未被人捆綁押送上來,他衣著干凈整潔,從將士們中間走了出來,仰頭望著自己的父親:“父親!回頭是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