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和初年五月二十六,大周女帝決意在登基大殿前,親赴洛鴻城,救祖母晉朝大長公主。
元和初年五月二十七,燕國九王爺慕容衍與燕皇子慕容平抵達燕都。
因燕帝遺言秘不發喪,燕帝的遺體是被老太監馮耀一路悄悄護送回了燕都,早已經安置在了宮中,對外稱病避不見人,一切政令皆由皇子瀝傳達。
燕后日夜守于燕帝寢宮貼身伺候燕帝,寢宮除燕帝親信之外不得任何人靠近。
馮耀是姬后身邊的老人,又將燕帝從小伺候到大,朝堂宮內之事看的多了,心思也重一些。
護送燕帝遺體回燕都之后,馮耀并未將燕帝圣旨傳位于慕容衍的旨意告知燕后與瀝皇子,只對燕后與瀝皇子說,燕帝旨意秘不發喪,待大魏穩定之后再公布喪訊,在此期間一切政事交由九王爺慕容衍主持,燕帝的傳位圣旨如今在九王爺手中,九王爺回燕都之后必會親自交于燕后手中。
然而,燕后生性柔弱,得知燕帝駕崩的消息,當場暈厥。
馮耀將燕后安置在燕帝寢宮,燕后轉醒后,交代馮耀……燕帝駕崩的消息決不能讓大皇子知道,大皇子平庸耳根子也軟,難保不會走漏風聲。
所幸燕帝一向偏愛皇子瀝,交代馮耀對外稱燕帝病重,她于燕帝寢宮照顧,一切政令由皇子瀝代為傳達,如此方能穩住燕國朝局,等九王爺回來。
燕后心中清楚,燕帝最后定然是將皇位傳給了九弟慕容衍,燕帝早在燕國決意滅魏國之時,便同燕后商議過此事。
燕帝說,燕國將來是要一統天下的,統領這樣的國……阿瀝還稚嫩,肩膀扛不起這樣一個國,只有將這一國交于九弟慕容衍他才能放心。
燕帝還對燕后說,這件事他是同燕后商議,并非就這么定下來,因為皇室的團結太過重要,若是讓燕后心生不滿,將來他在有皇子的情況下傳位于阿衍,難免燕廷那些心存他念之人會借機生事。
皇室自亂而自傷心肺之害,要比他國禍燕之害,更為致命,嚴重甚至會導致燕國一同天下的步伐從此停滯不前,甚至是給他國可趁之機,讓燕國再無一統天下之力。
燕后明白燕帝的壯志雄心,也明白這些年九弟慕容衍為這個國這個家付出了什么,更明白……慕容衍與丈夫一般,自小長在姬后身邊,學得是帝王之術,志向是一統天下!
年紀也好、閱歷也好,還是實力也罷,慕容衍的確是比燕帝這幾個孩子更為合適。
燕后便應了燕帝。
所以,慕容衍一到燕都,便被燕后召到了燕帝寢宮。
不過短短一月,燕后因為丈夫的離去悲傷過度,整個人瘦脫了形。
虛弱的燕后被馮耀扶起靠坐在床頭,竟生了華發,她看著朝她行禮后起身,身著霜色直裰墨玉腰帶和禁步的蕭容衍,隱約似能從慕容衍的身上看出幾分燕帝慕容彧的影子。
只不過,慕容彧生的與姬后極像,所以樣貌精致無暇堪稱驚艷絕倫,有天下第一美男之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