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把柄在人家大周手里,大周肯松口商談,這一次燕國怕是必須得拿出足夠的“誠意”來,才能平息“行刺”一事。
燕國朝臣已經揣度這大周皇帝的意思,約莫是暗示他們燕國要準備好割肉,方能談成這賭國之事。
而即便是他們有什么不滿,一聽這白卿言已經定下了日子說明日便可以開始談,其他什么也就都覺得不重要了。
蕭容衍也瞧出白卿言的意思,不過站在燕國的立場,若是非要在“刺客”這件事上同大周錙銖必較反而是得不償失,能定下明日就商談這件事,對燕國來說才是好消息。
燕國的使臣自然都是如此想的,聽到明日便可以談這賭國之事,表情意料之外,卻又覺得情理之中……
畢竟大周本就勢強,這一次又切實抓住了燕國的把柄,再在明日商談之時提出些什么難為燕國的要求,燕國也要比之前更容易同意,哪怕是讓燕國將幾個城池割讓出來,被抓住把柄的燕國也得同意,那么大周就有很大的可能兵不血刃得到燕國。
這樣的買賣,只要大周皇帝是一個稍微貪心之人,便會動心。
對蕭容衍來說,一個刺客即便是呂晉下手沒輕重,死了就死了,可他了解鐘行曉,他沒有那個膽子敢命令手下的人去行刺大周朝廷的尚書。
可這個刺客最后竟然在呂晉的手上招認了,卻偏偏在他們燕國的朝臣來時死了,一時間蕭容衍倒是猜不透……這刺客之死,是不是白卿言為了后面順利定約扣下人質鋪路。
但,蕭容衍最擔心的,還是這刺客另有來頭,別有目的。
拋開私情,眼下的結果對燕國來說算是不錯,可蕭容衍必須弄明白這刺客為何刺殺大周朝廷重臣,是誰在背后指使。
“既然刺客已死,那便請大周皇帝將此賊人的尸體交于燕國。”蕭容衍開口。
“刺殺我大周柳尚書的事情還未結束,燕國以為……朕允了明日商談,這件事就這么輕輕揭過去了?竟然還敢向朕討要尸身?”白卿言語聲帶笑。
呂晉見狀,笑著問:“莫不是燕國攝政王,想要將這位燕國的’義士’帶回去厚葬?”
“呂尚書這話說的誅心了!”燕國戶部尚書上前高聲道,“我們攝政王想要將尸體要回去,也不過是想要將尸體帶到鐘大人面前,讓鐘大人給一個解釋罷了!畢竟……這刺客說是鐘大人指使,即便是現在供狀已出,但鐘大人到底是我燕國重臣,陛下總要給我們一個機會洗刷鐘大人的嫌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