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瀝從太后宮中出來并未回寢宮,他匆匆趕到城墻之上,看著被護衛隊護衛著離開皇宮逐漸走遠的兩位兄長,眼眶濕紅。
他的大皇兄,雖然對燕國沒有什么建樹,可卻是一位好兄長,對他極好。
這一次,他原本以為要讓自己的兄長質于大周,他需要費一番唇舌,沒想到他話剛出口,兄長猶豫片刻便堅定了應了下來,說為燕國出力是他這個皇子應當做的,他責無旁貸,且他知道如今燕國艱難,若能用一己之身,換燕國一個賭國一統的機會,他很是高興。
就在入母親大殿之前,兄長深思熟慮之后又同他說,若是真到了賭國定下輸贏那日,大周輸了……卻不愿意服輸,要以他的性命要挾燕國,他讓慕容瀝千萬不要受要挾,他也不會給大周用他要挾燕國的機會,他和慕容平與謝荀真的逃不出來,他會設法替慕容瀝和燕國解決他們三個軟肋。
這話是什么意思,慕容瀝明白……
若是真的到了那一日,兄長會帶著慕容平和謝荀一同死去,也不會拖累燕國。
兄長將一封和離書給他,說若三年后不得已真的走到這一步,希望慕容瀝能將這和離給自家妻室,他的妻還年輕,若他回不來……希望她能再嫁,千萬別替他守著。
比起母親,他的兄長帶給慕容瀝心底的震撼何止是震蕩,而是滔天巨浪。
一向溫潤又沒有什么大志向的兄長,竟然能說出……若大周輸了卻不愿服輸,他愿意設法解決他們三個軟肋,他的兄長是報著必死的決心前往大周的。
慕容瀝想起父親說兄長不能當大任之語,卻覺得父親好似看錯了兄長,他們慕容家的兒郎,與白家兒郎一般……沒有軟骨頭。
艷陽刺目,慕容瀝只覺的眼睛生疼,直到立在這高墻之上,再也看不到自家兄長的馬車和衛隊,這才轉身同王九州說:“你去見一見那位崔鳳年,就說……二皇子走前將事情全都交到你的手中,以后諸事你來負責。”
他也要對得起兄長“視死如歸”舍身赴周的決心,拿出本事同大周斗上一斗,雖然就九叔還沒有回來,可派遣前往大周那些城池推行新政的官員和武將都得盡快定下來。
“是!”王九州應聲。
燕都長街之上,一身男裝的白錦桐就立在重檐酒樓內,立在二樓推開窗戶,瞧著騎于馬背上,護著馬車前行的慕容平。
今日是燕國皇帝慕容瀝兩位兄長啟程前往大周的日子,將太后和皇帝的親兄長拿捏在手中更為穩妥,而將慕容平攥在大周手中,就如同要了慕容瀝一條臂膀,對于這個結果白錦桐還是很滿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