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完手續之后,馬院問我還有沒有個人事務需要處理,什么時候能夠到崗,他那邊事情實在太多需要有一個能夠頂上去的年輕人。
自從一個多月前考進民政局之后,我就在城里租了一間出租屋,地處鬧市,上班方便,可惜是和人合租,大家擠一套房子里,生活習慣不同,很令人煩惱。
我倒是想過買房子,只可惜最近兩年省城的房價太高,又限購,那不是我這么個小公務員可以企及的,只能將就了。
到一開始正式工作,先是去劉溝鄉辦精準扶貧貧困戶張長貴的事,接著又去牛欄鎮,真正在出租屋里呆的日子加一起不超過十天,該置辦的東西又沒有置辦,對那間老破小的屋子還沒有培養出感情來。
據我所知將要就職的桂花鎮民政福利院離城中心有十來公里,估計以后要住在那里。沒車沒房的我,再跑通勤,早晚高峰期和上班族擠公交車毫無意義。
馬院長的意思是,他那邊地盤大得很,十幾個宿舍還空著,隨便挑。
我一聽心中歡喜,不用交房租,還有食堂可以打飯,那感情好。要知道,做家務這種事情是最令人頭疼的。當下就去心似箭,連聲道現在就可以去,只需帶幾件換洗衣服。
見我這樣急著上崗,馬院長滿面笑容,著實夸獎了幾句,當即開了他的寶馬X3陪我去出租屋取了行李。
老馬挺富的,他太太在城里開了一家大藥房,日進斗金,與丈夫是企業高管的會計劉姐并稱民政雙壕。
馬院長胖胖的,逢人就帶三分笑,又能說。他戴著一副金絲邊小眼鏡,腆著肚子,看起來好象安西教練。我可是賣過保險的人,能說會道,情商也還勉強,這一路聊下去,竟和老馬稱兄道弟起來,“馬院”也變成了“馬哥。”
車行半個小時,就進了一座小鎮,就看到一座占地六十來畝的大院子,里面修了四棟樓房。
今天天氣不錯,卻見院子邊上的屋檐下烏泱泱坐了一圈老頭老太太正在聊天磨牙。
大院門口掛著一個牌子,上書《S區桂花鎮民政福利養老院》。
在來的路上,我已經從馬院長口中得知,我區總共有六家民政福利院。最大一家不用問在市區火車站附近,桂花鎮第二大,里面住著兩百來號老人。
再加上其他鄉鎮的四家養老院,總計接受了一千多五保戶和符合政治的老人。
S區作為省城的衛星城,十年前有人口五十多萬。最近幾年因為經濟的發展,進一步膨脹,都快突破七十萬了。隨著老齡化浪潮的到來,各養老機構一床難求。
將我安置之后,馬院子又將單位的其他人叫到辦公室和我見面、喝茶,抽了一輪煙后,算是正式認識了。
我本以為民政福利院的主要工作是負責老頭老太太的一日三餐,讓他們餓不著凍不著,有病治病,是個清閑的活兒。
通過和大家一交流,才感覺腦袋隱隱著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