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這一塊,吹不了牛皮,也做不了假,誰真的有本事,內行人是一目了然。”
呂欣哦了一聲,又問:“言醫生本事大,是眾人皆知,他是一位好老師嗎?”
“……”
余北樺張了張嘴,一時不知道該如何回答這個問題。
呂欣卻是像發現了新大陸一般,激動道:“余醫生,你可是猶豫了哈。”
“言醫生對你們很嚴厲嗎?”
“還是,言醫生不太懂如何教導你們?”
此時,經過一些緩沖的余北樺,腦海中已經有了不少說辭。
“我們幾個拜師的時間,還很短,滿打滿算也就一個月的時間。”
“我們和老師有一個相互了解的過程。”
“而且,這段時間老師一直很忙,抽不出多少教導我們的時間。”
余北樺緩緩的說:“所以,這種情況下,對老師做評價,是很不恰當的。”
“最重要的是,我們這樣的青年醫生,可不是一定要正兒八經的上課,才算是學習。”
“聽到了,看到了,也是學習。”
“跟在老師身邊,除了可以看到老師令人驚嘆的操作手法外,還可以看到國內外一流專家的臨床操作,看到復雜的醫治過程。”
“有時,你只是坐在旁邊,只是聽他們一番交流,就有醍醐灌頂,勝讀十年書之感。”
呂欣有些恍然的長哦一聲,說:“言醫生是天才醫生頂級醫生,他接觸的也大部分都是一流專家。”
“你們只是被熏陶,熏上幾年,也能耳濡目染的成為一流醫學專家。”
余北樺輕笑道:“也不是像你說這么容易了,個人的努力和領悟,是必不可少的。”
呂欣輕輕一笑,說:“我當然知道,在任何領域,都不會隨隨便便成功的。”
“哎,言醫生對你們嚴厲嗎?”
“你們怕他嗎?”
余北樺搖頭道:“老師雖然看上去不太那么平易近人,但是對身邊人還是很好的。”
“對我們,不嚴厲。”
“至于怕?”
余北樺想了想,說:“還是有些怕的。”
“老師一言可以決定我們的未來,我們可不敢有任何的造次……”
兩人一問一答的說著話,十分鐘的旅程就快就結束了。
他們把患者推進實驗室,把患者換床到治療床上,隨后就離開了實驗室。
所有治療過程,言非凡和邱閣是親力親為,全程保密,他們是不被允許旁觀的……
實驗室內,患者趴在治療床上,頭上戴著可精密測量大腦各處腦波活躍強度的監測頭罩,身上也連接著監測心跳、呼吸等各項身體生理數值的監測儀器。
最醒目的是,患者腦干的不同部位,插入了六根直徑零點五毫米的剛性金屬絲。
這些長長的金屬絲,在空中跨過了近兩米距離,末端匯成一整根金屬線,插入了次聲波共振發生儀器的特制入口。
邱閣醫生仔細檢查了一遍各儀器設備,還有上面顯示的數值,看向言非凡。
“言醫生,設備儀器運作正常,患者的各項生理指征,也正常。”
言非凡點點頭,朗聲道:“次聲波喚醒深度昏迷患者首次試驗治療,開始!”
與此同時,他按下了次聲波共振發生儀上的一個控制按鈕……
PS.
感謝“書友160505205100648”的打賞支持!
求訂閱,月票和推薦等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