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知曉這埋怨來的無端,但太攀的心中,這無端的埋怨,卻是怎么也散不掉。
……
漢帝國當中,朝會之所,乃是在未央宮宣室殿中。
從朱雀門入,一路經過未央宮前殿,麒麟殿,朱鳥殿,坤德殿和廣明殿之后,才是朝會的宣室殿。
因為在朱雀門前耽擱了些時間,朝會之時將近,故而,晁錯的腳步,較之于平日,也是顯得匆忙三分。
“晁大夫小心!”快步往前之際,一個捧著一大堆竹簡的小太監,也是對著晁錯迎面而來,晁錯雖然盡力避讓,但也還是被這小太監撞到余地。
“大夫恕罪!大夫恕罪!”這小太監絲毫顧不得地上那散亂的竹簡,只是跪在晁錯的面前,可勁兒的哀求道。
晁錯沒有理會這小太監,好在他那削藩策上有些灼痕,和其他的竹簡不同,故此晁錯很快就在這散亂的竹簡當中找到了自己的竹簡,將其撿起,稍稍打開看了一遍之后,晁錯就匆匆的往宣室殿而去。
若是在和這小太監糾纏下去,只怕就要誤了朝會之期。
等到晁錯離開之后,乃是小太監才是起身,在其衣袍之下,赫然是有著另一卷外表一模一樣的竹簡。
宣室殿前,趁著還有些時間,晁錯最后整理了一番自己的儀容,確認沒有任何疏漏,才是雙手捧著竹簡,將笏板放在竹簡上,緩步踏進宣室殿中。
宣室殿中,百官早已等在此間,晁錯一步一步,越過一個又一個的官員,站到百官的最前方。
一路上,文武百官的目光,在晁錯手中的玉簡上只是一轉,再落到晁錯身上的時候,就已經是變得惡意滿滿。
十多個呼吸之后,平穩的腳步聲響起,皇帝啟,在侍臣的引領下,緩緩而來。
“眾卿有事起奏。”侍臣的聲音響起。
然后就是例行的,御史府下的一些大夫們對朝堂上一些官員風評衣著的彈劾,然后,是太尉府下武官將軍們奏報的有關于武備以及匈奴的動態,最后,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到了晁錯的身上。
晁錯往側前兩步,站到文武百官的最中間,壓抑了一下心緒之后,才是不慌不忙的,將手中猶自帶著灼痕的竹簡緩緩攤開。
竹簡上的內容,他已經熟悉無比,但在攤開這竹簡,將這竹簡呈上去之前,晁錯還是習慣性的在這竹簡上一眼掃過。
然后,晁錯的神色,就是一變。
這竹簡上的內容,雖然就是他的削藩策,但卻是少了最后的一句,也是這削藩策中,最重要的一段!
“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
削之,其反亟,禍小;
不削之,其反遲,禍大。”
看著晁錯臉色的變化,宣室殿上,皇帝啟的臉色,同樣是為之一變,森冷的氣氛,在這宣室殿中彌漫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