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九大宗派當中,天師府,是唯一明確的,傳自于地仙界的宗派,也是唯一的,能夠與地仙界聯系的宗派,準確來說,這諸天萬界當中,每一方天地之內的天師府,都是源自于地仙界中,天庭天師府,而當各界的天師府中,有飛升之輩,那天庭天師府,就能夠與各界當中的天師府形成聯系。
每當一處天地之內,天師府有了掃滅那一方天地當中妖靈傳承的心思之后,下界天師府,便能夠以秘法溝通地仙界,從天庭天師府當中,獲取一些幫助,這幫助,或是秘法,或是秘寶……天庭天師府,便是以這種方式,支持著各界天師府的行動。
而這浮生天地當中,當張白石的禱告,傳至天庭以后,天庭天師府所派出來的支援,便是一位長生仙人。
那長生仙人,在詳細的詢問了張白石,這一方天地當中,萬靈山的起源,以及這一方天地當中,人妖的力量對比,以及天師府為了剿滅萬靈山做的種種準備之后,便是更易了張白石原本的計劃。
在張白石原本的計劃當中,這一次傾覆萬靈山,只在于這萬靈山本身,作戰的重點,或者說核心目標,在于妖靈們當中的合道半仙。
只要萬靈山中的合道半仙被誅殺,那剩下的那些神之境,氣之境的妖靈們,便是逃到天涯海角,也不可能逃脫天師府的追剿。
甚至,張白石已經做好了再退一步,將自己的目標,從萬靈山中所有的合道半仙,落到以白先生為代表的溫和派的身上,多年以來,正是這些溫和派,在人與妖之間協調,同時又壓制著萬靈山中的主戰派,方才使得人與妖之間的戰爭,沒有大規模的爆發。
只要白先生他們這派被盡數誅除,甚至是只需要白先生一人隕落,萬靈山的主事之人,化作那些主戰派,那萬靈山與人族的戰爭,很快便會爆發,那個時候,余下的八大宗派,再如何的不愿,也只能是捏著鼻子,傾盡全力的將萬靈山一戰而平。
在這長生仙人降臨之前,張白石從未有過畢其功于一役的想法。
畢竟,有著帝漿流在,妖族的誕生,便是代代不絕。
張白石原本的打算,是在初步的謀劃完成之后,天師府在代代追剿,一點一點的,將萬靈山中的傳承,覆滅殆盡,數十代之后,這天地當中,新生的小妖們沒了傳承,亦沒了約束,自然更不可能在這天地當中延續下去。
但是這長生仙人降臨之后,天師府的謀劃,那最終的目的,便是直接的發生了偏轉。
戰略目標,也是直接的化作了,近乎是不可想象一般的,畢其功于一役,這也正是,萬靈山中的山主長老們,對天師府的謀劃應對,會在陡然之間變得無比激烈的原因。
天師府想要覆滅萬靈山,非是一時半刻,二者之間的爭斗,已經持續了數萬年,數萬年的時間,彼此之間,對對方有著什么樣的手段,也算得上是知根知底,而在那長生仙人降臨之前,對于天師府的謀劃與打算,萬靈山的應對,從容無比。
但當天師府的謀劃,陡然之間一變的時候,萬靈山中,那些山主長老們,心中也都是沒有了底氣——尤其是他們發現,天師府的這一次謀劃,是奔著要畢其功于一役的想法來的時候。
數萬年來,兩者知根知底,自然也都是明白,彼此之間,不動則已,一動,自然便代表著,有了足夠的把握。
雖不清楚天師府的把握,從何而來,但這并不代表,萬靈山的長老們,會簡單直接的認為天師府在虛張聲勢,是以,在天師府改變自己謀劃的時候,萬靈山中的長老們,也是從最壞的角度,做出了最決絕的應對來。
若是天師府真的是在虛張聲勢,那自然是彼此相安無事,但若是天師府,真的有了畢其功于一役的能力,那萬靈山,也必須要留下復起的后手來,于是,這才有了那一場以血祭為目的的大河城之試,以及之后的,將太攀四人,分別派遣至長安城以及龍城。
這是萬靈山對天師府做出的應對。
而天師府中,為了達成他們畢其功于一役的想法,他們所付出的代價,也不可謂之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