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會兒冷藏法,一會兒裝瓶法,倒是把圍觀的茶客們聽得津津有味,長見識了。
這時候,錢伯話鋒一轉:“但是,諸位想想,瓷瓶本身造價不低,而且瓷瓶容量有限,能裝得了多少茶葉啊?供銷社每次一收上來都是幾千斤的茶葉,都能統統裝進瓷瓶里嗎?所以,供銷社對綠茶的儲藏,根本達不到瓷瓶儲藏的標準。再說了,用瓷瓶作為儲藏方式,成本高了不說,也不方便運輸啊。可偏偏,這綠茶最講究這些。反倒是咱們老廣們愛喝的普洱、烏龍,不在意這個,堆在角落里十年八年都不打緊。”
“我聽明白了。”
韓春雷點了點頭,試問道:“所以,錢伯的意思是,供銷社里的確是龍井茶,但他們的儲藏標準不行,容易讓綠茶受潮變色變味,而且他們收綠茶的貨源參差不齊,龍井茶里也有上品龍井和劣等龍井,對嗎?”
“小伙兒剔透,一點撥就明白!”
錢伯夸了韓春雷一句,才對李經理說道:“所以啊,你們從供銷社進的茶,的確是龍井茶,但存儲條件不行,加上我們南邊潮濕,這茶葉在供銷社的倉庫里,早就變色變味了,恐怕連他們供銷社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倉庫里的龍井茶,早已是變色變味的劣等茶!”
“不會吧?竟然連國營供銷社都進不到好龍井嗎?”旁邊一桌,有個年輕人發出了一聲感慨。
錢伯朝出聲的那人看了看,有些賣弄地問道:“后生仔,這龍井茶里學問深了,你們知道龍井茶分多少個等級嗎?”
“多少?
(本章未完,請翻頁)
”
“四十三等!”
錢伯伸出右手不斷翻動,道:“足足四十三等!按國家定的標準來說,龍井茶分為特級、一級、二級……十級,總共十一個級別。其中,特級分三等,一到十級每級分五等,總共就是四十三等了。四十三等,等級不同,供銷社的收購價也不同。”
“我的媽誒!這我都沒聽過。”
錢伯的這番賣弄,連張喜祿這個土生土長的江浙人聽著都覺得新鮮,道:“沒想到這看著不起眼的一片茶葉,居然分成了四十三個等級!”
“所以茶葉一道,博大精深啊。”
錢伯感慨萬分,隨后道:“不過對我們小老百姓來說,喝茶就喝個生津解渴啊,也沒那么多窮講究。所以小老百姓圖個便宜實惠,供銷社也就不愿意進上品茶葉了。懂了吧?門道在這里咯!”
“原來有這么多講究!”李經理恍然大悟。
“你還年輕啊。你們茶樓以前的老師傅懂這些。可惜都走得差不多了。”錢伯說道。
李經理連連點頭:“是是是,誰讓我年紀輕,沒見識呢?得虧今天錢伯您老人家在,我也跟著長了見識。回頭我就跟庫房交代,以后買來的綠茶,我們也用瓷瓶裝起來,密封,儲存好。省得被外地來的客人笑話,笑話咱們老廣把臭襪子水當成茶水喝了。”
韓春雷他們聽了,不由莞爾一笑,這個經理倒是個妙人。一番話說得,連張喜祿都不愿再追究綠茶這個事了。
李經理看向著韓春雷和張喜祿,一臉誠摯地說道:“韓同志,張同志,也不是我們茶樓有意坑蒙外地客,我們是實在不懂這些,所以今天才讓兩位客人喝了這劣茶。今天這壺茶,我們茶樓就不收錢了。我讓服務員給你們上一壺凍頂烏龍,這壺凍頂烏龍算我們茶樓送的,你看可以嗎?”
“李經理,既然這事解釋開了,我們也沒必要追著纏著。送烏龍就免了,我倆已經喝了一肚子的茶,再好的烏龍茶也喝不進去了。”
韓春雷笑著擺了擺手,婉拒了李家俊的盛情,然后對著錢伯致以謝意道:“說實話,今天聽了錢伯一番話,受益匪淺,就像李經理說的一樣,跟著長見識了!”
這不是他的客套話,的確是肺腑之言。
后世的高級龍井茶,能賣到天價。
而在這個時代,卻出現了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委實太過可惜了。
這一頓早茶,他覺得真沒白來,長了見識,還有所收獲。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