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光明說道:“今天下午,一個名叫陳炳笙的人,在虬江碼頭下船,檢查他的行李箱時,我們發現了和共黨有關的文件,我沒驚動他,派人暗中跟蹤……”
“哪類文件?”周煒龍問道。
“《中國共黨使命和中國現狀》。”
“一本宣傳赤色思想的手冊,你認為是重要線索?”
“手冊扉頁上,還有一行字。”
“什么字?”
“乘風破浪,一往無前。落款是,克公贈,1934年10月,于江西瑞金。”
“克公?確定沒看錯?”
“我親眼所見!”
姜斌在一旁說道:“10月份贈的書,那也就是說,陳炳笙剛剛從瑞金來到上海……”
共黨新成立的政治保衛局,克公擔任政治保衛局執行局長,他是僅次于周的二號人物。
能和克公有過接觸,足以證明陳炳笙的重要性。
“陳炳笙住在哪家旅館?”周煒龍問道。
“他沒住旅館,直接去了英租界麥琪里14號。”
“麥琪里14是什么地方?”
“普通住宅。家里就夫妻倆,男的名叫許鴻達,女的名叫姚蕙蘭,年齡都在三十多歲。”
“他們是做什么的?”
“具體情況不清楚。站長,這件事可以讓徐思齊查一下……”
姜斌插口說道:“我覺得不妥,萬一要是走漏了風聲,讓共黨有所察覺,那可就前功盡棄了。畢竟,我們在租界的能力有限。”
周煒龍說道:“以你的意思呢?”
姜斌說道:“我認為,應該協調租界當局,對陳炳笙和許鴻達夫婦實施抓捕!要不然,或許明天一早,他們就不知去向了。”
周煒龍略一思索,伸手拿起了桌上的電話,說道:“吳市長,你好,我是特務處周煒龍……”
……
英租界。
麥琪里14號。
這是一棟年代久遠的二層洋樓。
此刻,二樓書房內,陳炳笙、許鴻達相對而坐。
姚慧蘭在陽臺負責把風。
陳炳笙說道:“我這次來上海,主要負責電器維修工作。”
許鴻達欣喜的說道:“陳同志,可算把你給盼來了,電臺經常出毛病,又不敢找外人維修,太耽誤事了。”
“沒辦法,電臺設備老舊,故障率肯定會高一些。”
“瑞金那邊還好嗎?”
“怕是堅持不住了,可能要進行一次戰略轉移。”
【書友福利】看書即可得現金or點幣,還有iPhone12、Switch等你抽!關注vx公眾號【書友大本營】可領!
“戰略轉移?”
“對。”
陳炳笙嘆了一口氣:“我還算幸運,被派到上海來工作,政治保衛局的其他同志,只能跟著大部隊轉移,能不能活下來,就看他們的運氣了,我聽說,好多人都寫了遺書。”
許鴻達說道:“一時挫折算不得什么,想一想偉大的蘇唯唉,他們付出了多少艱辛和坎坷,換來人民當家做主的幸福生活。我相信,只要堅持下去,革命一定會成功,勝利一定屬于我們!”
“當然。勝利一定屬于我們。對了,一共幾部電臺?”
“兩部。”
“什么型號?”
“一部RCA212,還有一部X210,都是大功率短波無線電臺。”
“那正好,我帶來了四銅圈一波段選擇器,剛好能用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