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想要怎樣跟我爹斗智斗勇啊!你這妮子,竟然敢不幫我說話。”韓謙伸手去敲趙庭兒的腦殼。
“少主是擔心潭州成攔路虎吧。”高紹笑著說道。
韓謙哈哈一笑,說道:“只要能看到問題,總歸有辦法解決的!”
要說韓謙此行最大的收獲之一,可以說就是發現高紹、田城二人。
不管是林宗靖、郭奴兒,乃至箭術過人、天生就刺客料的趙無忌,或許未來的成就更大、能力更強,但他們目前相比高紹、田城,差得最多的就是十幾二十年顛沛流離的人生經歷跟見識。
也不僅僅是發現高紹、田城兩人的能力,而且兩個多月的相處,韓謙也叫高紹、田城認識到他是值得追隨之人,因而他們在韓謙面前也不再收著斂著,倒有一種主隨相知的從容。
…………
…………
沅水進黔陽城一段,特別的灘險流急,兩岸也皆是崖山,但到黔陽城,進入大“之”字形流段,地形則平緩下來。
盛夏之時正值湘南洪水泛濫的時節,但由于沅水從黔陽城往外兩岸多為淺淤地,江水往兩岸漫漲有七八里開闊,加上大“之”字形將這一段的水道延長五六倍,水勢也十分的平緩。
不少漁舟悠然自得的停在江面上捕撈漁獲。
黔陽城內外,卻是有不少土籍番民認得奚夫人。
說實話,韓謙帶奚夫人出城,就是要讓人認出她來。
即便四姓酋首及四姓里的關鍵人物,都知道奚夫人為什么會在自己的身邊,但絕大多數的土籍番民不會知道原因,這就將錯亂普通土籍番民的認知,會誤以為馮昌裕將身邊的小妾拱手相贈,也要屈意討好新任刺史。
不過,有人認識奚夫人很正常,畢竟奚夫人在靖云寨也不是就不拋頭露面,但沿途有那么多的土籍番民都認得奚夫人,韓謙還是有些意外。
要知道當世男女之防沒有后世那么嚴重,敘州土籍番民更是如此,但是普通人家女子的活動范圍總是很有限,特別像敘州這種望山跑斷腳的地形,奚夫人無論是出嫁前,或者嫁給馮昌裕為妾,能為這么多土籍番民認得的可能性,實在不大。
韓謙見奚夫人恨不得拿布蒙住頭臉的樣子,心里暗想,難道自己之前猜錯這番女與奚成的出身了?
韓謙暫時將這層心思放下,心想待有機會再問馮宣、高寶不遲,他們繼續往城外馳去。
出于安全考慮,季希堯拉楊欽挑選建造船塢的灣口,不會離黔陽城太遠。
韓謙他們騎馬出了西城,然后沿著江灘往北走,看到季希堯、楊欽帶著數人,站在黔陽城西北角的一處江灘邊。
他們驅馬趕過去。
韓謙到敘州,先在黔陽城西南角的江堤碼頭停船上岸,之后又出城,往東走,經靖云溪深入南面的深山老林之中去見馮家父子。
在靖云寨住了四日,昨日才回黔陽城。
韓謙到今天,都沒有認真的出城兜上一圈,特別是黔陽城的西北及東北方向,都沒有機會眺望上幾眼。
這時候江水漫漲,黔陽城西北方向的水面差不多有十里開闊,有數座三四十丈高的矮山立于江心,山上樹蔭濃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