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謙窺著長鄉侯王邕與景瓊文眼里的疑色,隱約能想到他們在擔憂什么,也知道人與人之間要建立信任是最困難的事情,何況長鄉侯王邕、景瓊文這些人出自神陵司一脈,心機陰沉,更難信任別人。
韓謙卻不管他們心里在想什么,只是將他的想法說出來,
“而在貴主對清江侯生隙之時,侯爺顯得對巴南事務極為熟稔,又有景大人數年軟化之功,侯爺經略巴南建功立業,也便能指日可待了吧!”
長鄉侯與景瓊文對望一眼,神色稍振,說道:“僅憑這副地圖,想要謀經略巴南之事,或有不足,還請韓師不吝賜教。”
韓謙點點頭,現在各方面的時機是成熟了,但就算蜀主王建對長子王弘翼心生不滿,要用次子王邕經略巴南,至少還需要王邕表現出有足夠經略巴南的眼光及能力才行。
王建總不能直接跟長子王弘翼說,老子就是看你羽翼漸豐不滿,才一定要用老二分權制衡?
蜀國此時想要平定川南,徹底化解酋首頭目對僚人的控制性統治,可以用的策略很多,韓謙不會將最根本的傳授給長鄉侯及景瓊文,只是重點談及以夷制夷、析族推思二策,臨了又說道:“侯爺欲圖巴南,分以鹽利,或可與思州楊行逢謀之!”
思州位于辰水上游,橫跨黔江、沅江流域,地域要比敘州、辰州更為廣闊,此時名義上臣服于大楚,但州刺史楊行逢沒有稱王,實在是因為思州山水險僻、人煙稀少,稱王還不如臣服于大楚做個土霸主更舒心。
思州是比較徹底的羈縻州,除了每年象征性的向金陵繳納一些貢賦外,軍政諸事皆決于楊氏,金陵不能干涉,可以視為獨立于楚蜀之外的一家獨立勢力。
楊行逢控制黔江中上游的思州西部地區,蜀軍想要經略巴南,與思州結盟,聯手從南北夾攻占據黔陽中下游的婺僚人,無疑是最佳的手段。
當然,想要思州出兵,自然要給以足夠的利益。
使川鹽通過思州光明正大的流入黔中、南詔,楊氏得利甚多,而蜀國也能從中分得一部分鹽利,可以說是雙贏之事。
至于他韓家父子能不能從中得利,會不會有一部分川鹽經思州流入敘州,韓謙心想長鄉侯王邕應該不會深究。
再說了,天下熙熙,皆為利趨,天下攘攘,皆為利往,韓謙要是獻謀獻策,自己白忙一場,也難以取信王邕、景瓊文這些人。
“黔江兩岸皆是懸崖陡峭。婺僚人所建山寨,雖臨江畔,但多居高崖之上,戰船臨之卻難擊,我大楚除了能造旋風炮外,還能造一種能放置在戰船甲板上的蝎子炮。蜀國倘若向敘州購買二百具蝎子炮,我或可請三皇子特許恩準,將蝎子炮的圖樣一并售給蜀國!”韓謙繼續說道,“當然,蝎子炮圖樣、祛瘴酒秘方,都是侯爺要極力爭取才有可能獲得的
(本章未完,請翻頁)
,不在此次的國禮名單里……”
巴南山高林密,瘴疫極厲;此外,憑戰船難攻峭壁,這些都是蜀軍經略巴蜀,必須要克服的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