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事變后,楚州軍精銳渡江南下,但兵馬主要囤聚于寶華山東麓一角,靜山庵一役也沒有偏離這個區域,待到李普率桃塢集兵戶殘部遷往延陵就糧,戰事波及的范圍也才往南擴大到五六十里左右。
不算潤州所屬的丹徒、丹陽兩縣,金陵附近除開桃塢集兵戶五六萬老弱婦孺往東往南撤逃,目前就江乘縣受波及最深,差不多有六七萬民眾逃入金陵城避難,特別是江乘縣東部地區,村寨幾乎為之一空。
不過,金陵南面及西南的平陵、溧水、永安、蕪湖、當涂等縣暫時還沒有出現大的擾動,更不要說南面宣州所轄諸縣了。
茅山東接潤州的丹陽、金壇、溧陽三縣,西接京兆府所屬的江乘、溧水、平陵三縣。
江乘不去說,溧水、平陵兩縣糧田三萬余頃,約有七成乃是世家門閥控制的莊田;愈二十萬人口,也差不多有七成乃是世家門閥控制的奴婢或者比奴婢地位稍稍高一些佃農。
自赤山軍護庇近五萬婦孺撤守茅山之后,即便赤山軍前期還是側重于宣傳,主要是吸引奴婢主動來投,這兩縣的世家門閥也都第一時間警惕起來——從尚虎個人的遭遇,也能看出世家門閥對奴婢躁動的焦慮跟擔憂,同時也加強對奴婢的人身控制及監視。
而從前朝晚期以來,作為升州節度使府的金陵,所經歷的戰事并不算太頻繁,但也深為盜匪困擾。
溧水、平陵兩縣頗有家勢的世家門閥,這些年來基本上都建有頗為堅固的寨堡,內部也形成征用奴婢部曲守寨的傳統,所以這也注定著赤山軍真要真正的正式出茅山大規模征糧征兵,不可能會一帆風順。
目前楚州軍使趙臻守住丹陽、金壇、溧陽三城不說,還率三千精銳騎兵,在茅山東翼游弋、活動。
赤山軍目前雖然也從丹陽城繳獲得一千四五百匹戰馬,但問題在于沒有半年甚至更長時間的騎戰訓練,赤山軍所新編的騎兵將卒,即便能勉強會騎馬,也完全不可能有資格在平闊的原野之上,與楚州的精銳騎兵對陣爭鋒。
為防止楚州軍的精銳騎兵突然繞到茅山西翼進行攔截,韓謙計劃著趙無忌、馮宣、竇榮等人輪流率部出動,活動范圍以偏離東麓主峰三十里為限。
同時要在大小茅峰、雷平峰、青金峰、蒼龍背等置高點設烽火點及瞭望崗,保證能及時偵察到楚州軍在茅山東翼的活動情況,一旦發現其精銳騎兵有繞往西翼的跡象,烽火點便會升燃狼煙,通知他們這邊進入西翼地區活動的兵馬及時撤回來或者從南北兩翼出兵攔截、糾纏。
當然,趙無忌、馮宣、竇榮目前所率的三營精銳,每一營都編有八百將卒,主要是暫時缺少中高級武官,在人數上是超編的,每一營輪流出動時,也都要分出守衛、征糧兩部兵馬交叉使用。
而在更近的距離,孔熙榮所率的女營以及魏常所率的少年營,都要安排
(本章未完,請翻頁)
人員輔助運輸以及人員的安置工作。
韓謙還要求以林海崢為首,監督諸營每次出動之前必須要做好敵情偵察預判,以及做好具體而詳盡的行動預案。
最初的幾次行動方案制定,韓謙都會親自參與進來,務求減少遺漏的同時,也是要將相關操作標準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