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時間的推遲以及宿舍區住房條件的改善,有相當一部分將吏
(本章未完,請翻頁)
將家眷家小都接了過來。
除了學堂外,軍醫所也建在大營生活區里,卻也頗為熱鬧,與一些大州城池的內城相仿,在之前村寨的基礎上,規劃修造好幾條街巷,也有軍中匠工修造更多的房屋供人居住。
雖然僅是浮光掠影的看過,王珺也清楚未來東湖城的輪廓,必然將是以南面的陋巷、北片的大營以及西面的塢港組成,只是這時候還沒能騰出氣力大規模建設這邊罷了。
韓謙在生活區的居住條件當然要好過普通將卒,但他與奚荏也僅僅是一棟三進院子,居住條件甚至遠不及蘭亭巷時。
前院作為迎送之地,主要供當值侍衛落腳以及有事等著接見的將吏歇息、等候;后院有廚房、雜屋以及四名照顧韓謙及奚荏生活起居的侍女居住。
中間的正院,才是韓謙日常起居之所。
居中有三間堂屋,堂廳會客議事,但商議事情倘若超過十人,僅五步進深的堂廳都坐不下,還需要移步到衙司議事,兩間乃是韓謙的臥房與書房,兩側還有兩間廂房。
總而言之,與屋舍鱗次櫛比的鑒園遠不能相提并論。
除此之外,就是緊挨著還有一棟院子,會常駐一隊精銳侍衛以備不時之需。
換了一襲青綢長衫,依舊男裝打扮,只是將染黃臉色的藥水洗去,露出雪膩如玉的皎潔肌膚,她身量也高,明眸顧盼間,說不出的豐神俊逸。
“你這樣子千萬別跑到營城外去,我看了都有想法,指不定被外面的大姑娘、小媳婦給搶跑了……”奚荏站在院子里的棗樹下,打量著換好衣裳推門走出來的王珺,笑著夸贊她道。
當然王珺堅持在營中穿男裝,她也沒有岔想別的地方去,畢竟作為王文謙的女兒跑到棠邑來做客,并不是一件能公開宣揚的事情。
王珺行走不便,奚荏帶著侍女將朝東的一間廂房清理出來,拿來新的被褥床單,還拿藥香將房間薰過,將蚊蟲驅了一遍。
王珺腳傷好之前,她們主仆二人也只能在這里落腳。
天將晚時,韓謙才處理手里頭的事務,趕回來陪王珺、奚荏一起用餐;馮翊無所事事,卻拉著郭榮一道趕過來湊熱鬧。
馮繚沒有過來用餐,但夜里與妾室王氏走過來說話。
說來也是巧,馮繚的妾室王氏閨名也叫香云,與王珺身邊的侍女同名。
她乃是馮繚在越州任職時所納的一戶破落鄉族家的女兒,容色嬌美,嫁給馮繚也有十年,替馮繚生養了兩女兩子,與馮繚體弱多病、膝前又沒有子嗣的正室處不好關系,這次便跑來棠邑照顧馮繚的起居。
奚荏要有什么事情,她也幫著打點,坐下來扯些閑言碎語的家常話,卻也沒有什么拘束。
也不知怎么,王氏將話題岔到馮翊的婚事上,頗以小嫂子自居的口吻數落他道:
“老夫人那邊為你的婚事著急得不行,前些天寫信過來,又特地叮屬我替你跟熙榮張羅著這事——雖然你跟熙榮都任了官,一時間卻也還不怎么受金陵的大家閨秀侍見,難以尋到良配。又或者你心里還惦念著徐照年家里的小姐,但徐照年家都逃去汴京了,你心里念著也不抵用啊。要我說啊,你或者可以先學著大人,先挑心里喜歡的姑娘先娶回家生養,日后說不定與徐照年家的小姐還有重述前緣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