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沈鵬、趙慈、薛川、曹霸、溫淵等將,追隨韓謙的時日不久,但他們要么是梁軍舊將,要么是隨溫博率羅山守軍相投,也都早就成名。
不過,韓謙此時拔擢李秀為一路兵馬之主將,眾人也是心服口服。
決然放棄絕對安全的內線不走,只為爭一兩天的時間,冒險率領騎兵從汴梁、孟州等敵境穿過,不是誰都能做出來的決斷。
沈鵬當時與李秀都在長葛,他就主張走內線,是李秀強烈主張,沈鵬才與他一起從孟州借道;趕到垣曲后,李秀又果斷提出率部直接插入梅河古道攔截。
(本章未完,請翻頁)
這一切都說明李秀有著超越一般將領的判斷力與決斷力。
要不是因為他與沈鵬率部及時趕到,并在與蘇烈會合之后及時插入梅河古道,大梁這一仗不僅至少多攔截下三萬的潰兵,還一步到位控制住從太岳山南麓進入澤潞的要沖之地。
這對后續的敵我形勢及戰事發展,都極關重要。
沈鵬、蘇烈這一仗都立下赫赫戰功,但韓謙提拔李秀出任太岳行營軍的主將,也是口服心服。
李秀、蘇烈走出長案,領命謝恩。
“晉州接下來改為平陽府,馮繚主張將臨汾、襄陵、洪洞、鄉寧、越城、浮山等七縣劃進去。軹關陘大捷,溫博你此戰居功最偉,理當參知軍事銜,兼領平陽府制置使、平陽行營軍都統制,除了馮璋給你當副都統制之外,薛川、林勝兩人也率部留在平陽,你們后續的重心,要在洪洞縣北部據險要地形多修建城寨,堵住太原敵兵南下的通道,解決掉收復關中的后顧之憂……”韓謙又跟溫博說道。
“若非淑妃之謀,此仗絕難如此順利獲勝,溫博愧領首功。”溫博說道。
軍中諸將主要還是習慣利用現成的成果,對新學體系的發展缺乏足夠的興趣去了解。
像韓謙早年就慣用奇謀,到這時候溫博才更深刻了解到這諸多奇謀的背后,有著怎樣的深厚基礎。
也是了解越深,溫博心思也是越發平和,難有什么驕縱之心。
他深知此仗大捷,更多依賴參謀府周密的籌劃,依賴洛陽有序而充足的物資供應,依賴精良的兵甲戰械,依賴全軍上下旺盛的斗志及戰斗力,他個人只能說是一名合格的執行人。
現在韓謙給他三支步戰旅及相應的預備役旅,要他在洪洞縣北部修造防線,但只要有洛陽源源不斷的物資支持,有足夠多精良的戰械可用,溫博有絕對的信任將太原之敵封鎖在汾水的上游,使之不能干擾到后續收復關中的戰事。
“我有兩個嬌妻,都能抵十萬精兵。”韓謙牽過趙庭兒的手,哈哈笑道。
除了太岳行營軍、平陽行營軍及平陽府的設置外,馮繚、顧騫等人還提出將翼城、曲沃、絳縣、垣曲、翼城、聞喜等縣單獨劃出,新設絳州府。
此外,還將汾水下游的蒲坂、臨猗、安邑、萬榮、高涼、稷山等縣劃為河津府,但河津府的防御事務,劃入華潼府行營軍序列,受荊振統一節制、指揮。
目前韓豹、溫淵兩部進駐蒲坂等城,窺守蒲津渡以及河西同州之敵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