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錯,明公以為,若將來劉備一家獨大,諸公們會不知道他對帝位產生的威脅?”
“想來應該是清楚的。”
曹操想了想,這一點應該不難猜到,春秋時田氏代齊,不就是權臣一家獨大,最后把姜齊取代了嗎?
還有王莽時期,最后也成功篡漢,只是后來被光武帝復興了而已。
劉備要真的打下了江山,劉虞無后,再加上自己又是劉姓之人,宗室子弟,篡漢的成功率幾乎是百分之百,怎么可能不去做?
那么朝廷諸公又怎么可能不知道這一點?
“那明公以為,洛陽諸公會繼續放任劉備壯大嗎?”
戲志才又說道。
曹操答道:“應當是不會的。”
“正是,所以不管眼下劉備的實力有多強大,我們只要擁護朝廷,那么我們同樣握有大義名分。劉備想拿徐州,明公想想,洛陽諸公會答應嗎?”
“是了......他們一定不會答應。”
曹操原本黯淡的眼神瞬間亮了起來,沮喪的情緒一掃而空,劉備想做皇帝,洛陽那些擁護漢朝江山的公卿絕對不會同意。
因為劉備不是光武帝一脈,沒有資格繼承本朝,除非他學光武帝,另外再開辟一個大漢。
所以只要能跟洛陽朝廷做好聯絡,即便劉備想拿徐州也沒那么容易。
比如徐州打下來之后,朝廷再派一個徐州牧過去,就輕易能破了這個局。
畢竟你劉備不是號稱漢室忠臣嗎?朝廷派去的州牧,難道你還能不尊崇朝廷旨意不成?
要真是那樣就有意思了,到時候劉備積攢的名望,恐怕頃刻間就會分崩離析,成為天下人人唾罵的漢賊。
“朝廷諸公也不是蠢人,他們只是現在寄人籬下,不得不暫時看劉備臉色而已。”
戲志才又繼續說道:“但如果有機會的話,也同樣不會坐視劉備壯大,所以只有我們與諸公多多聯絡,他們也一定會幫我們,只有自身強大起來,到有一天能夠對抗劉備的時候,才是朝廷諸公最希望看到的時候!”
“是這樣嗎?”
曹操聽了他的話,若有所思,喃喃自語地說道:“是了,是這樣啊。”
戲志才的話提醒了他。
是啊。
不管怎么樣。
強大自己,總歸是沒錯的。
這個世界從來都沒有對錯的可言,如果你挨了打,受了欺負。
那唯一的錯,就是你不夠強大,僅此而已。
現在,自己的實力確實很弱小。
可洛陽朝廷也不會希望一個劉姓宗室奪了天下。
他們更希望看到的是一群實力相差不多的各路諸侯一起擁戴朝廷。
這樣才是所謂的平衡之道,所謂的制約之法,不至于出現一個可以威脅政權的勢力出來。
所以如果曹操能夠和洛陽諸公打好關系,讓洛陽朝廷想辦法扶持他,這大義名分,似乎也不是不能分一杯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