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2bncg"><div id="2bncg"></div></input>
    <video id="2bncg"><dfn id="2bncg"></dfn></video>
  • <video id="2bncg"></video>
        1. <source id="2bncg"><menu id="2bncg"><kbd id="2bncg"></kbd></menu></source>

          <b id="2bncg"><address id="2bncg"></address></b>

          <source id="2bncg"><address id="2bncg"></address></source>
          <video id="2bncg"></video>
          筆趣閣 > 歷史小說 > 三國之謀伐 > 第九十五章 白馬玄甲,定叫他有來無回

          第九十五章 白馬玄甲,定叫他有來無回(1 / 3)

          張郃終于逃回去了。

          隨著駐守于清河國的所有冀州軍被擊潰,整個東面戰場已經被青州軍占領。

          這樣在戰略上,青州就對冀州形成了東南西三面夾擊之勢。

          東是指魏郡的東北方向,從清河國、巨鹿郡來的劉備公孫瓚主力大軍,與袁紹的主力軍在平恩、斥章、列人等地形成的對峙之勢。

          南是指以陳暮張飛為首的青州軍,從兗州方向,進攻魏郡東南面的館陶、元城、陰安,在魏縣、繁陽、內黃等地對峙。

          西是指以洛陽小朝廷為首,關羽鐘繇趙云等部的司隸兵馬,進攻魏郡西南方,在林慮、蕩陰等地與敵人對峙。

          這是在前兩年,陳暮制定下的戰略計劃,一是扼制冀州發展,二是三面夾攻,讓冀州難以應對。

          現在成功了一半。

          剩下的一半,就在于什么時候選擇與袁紹決戰。

          不過此時此刻,還不行。

          因為冀州的底子擺在這里,飯要一口口吃,事情要一件一件地做。想要一口吞并整個冀州,至少眼下,還不是時候。

          冀州鄴都,州牧府邸。

          當張郃兵敗的消息傳回鄴都的時候,袁紹正在府中,與諸多將領飲宴。

          從九月份王芬去世,到如今十二月,接手整個冀州之地,袁紹一直在調節內部各方勢力,平衡諸多派系。

          先是以各種方式,暗地里打壓黨人,將原本身居高位的這些黨人,皆以虛職束之高閣,明升暗貶,再將實權部分與兵權,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

          這個過程持續了三個月,到了如今,整個冀州朝廷,從內到外,大都變成了袁紹的人,包括那冀州小皇帝的近侍,全換了一遍。

          就好像曹操在晚期大量清洗忠漢老臣,為曹丕鋪路一樣,冀州如今權力的更迭,自然就代表了人員的更迭。

          不然像顏良文丑許攸郭圖等人,為什么投靠袁紹,還不是為了能夠依附于他飛黃騰達?

          現在終于大功告成,袁紹十分高興,在府中大擺筵席,慶祝此事。

          “如今冀州內憂已經解決,原來的朝廷老臣,或是致仕,或是委任其它閑職,冀州已經再也沒有人能夠威脅得到明公。”

          “不錯,司隸校尉、尚書臺、御使中丞等三獨坐權力收歸明公,天子也被明公掌控,以后不管是任命官員,還是調度兵馬,皆已再無掣肘,此可喜可賀也。”

          “諸公,高興得太早了些。明公雖然已經掌控了整個冀州,可那呂布卻向來不服從明公調令,此番還劫掠地方,若不盡早處理,恐為心腹大患呀。”

          諸多謀士正在向袁紹道喜,就有人提出了異議,眾人一看,原來是以前王芬所倚仗的謀士劉子惠,正是此人提議讓呂布去攻打冀州。

          袁紹聽到他的話,暗暗點頭道:“子惠所言甚是,呂布此獠,也正是我頭疼之人。”

          現在外敵環伺,青州幽州洛陽三面夾攻,可袁紹卻并不擔心。

          因為王芬給他留下的遺產實在是太龐大,大到即便三地同時進攻,他也有足夠的兵力應對。

          所以此時他選擇的策略,是攘外必先安內。

          “攘外必先安內”這句話可不是光頭發明的,最早出處為春秋時,齊桓公提出的口號“尊王攘夷”——意思是先“安內”以“尊王”,“尊王”而后才能“攘外”。

          緊接著在西漢的時候,晁錯力主削藩,喊出口號“攘夷必先安內”,就是這句話最早的出處。

          而且這個策略,也大多為歷代執政者所推崇。

          只有解決了內部矛盾,才能一致對外,是亙古不變的道理嘛。

          但如今內部權力斗爭已經解決,袁紹的人徹底上位,可還有那個呂布,依舊是一個大麻煩,整天只找他要物資,命令他進攻洛陽,卻從來不辦事,讓袁紹很是不爽。

          其實袁紹和呂布之間,最早的矛盾就是十八路諸侯討董。然而這屬于國家大義,算不上什么個人仇恨。

          所以最開始袁紹做主冀州,呂布并沒有什么異議。

          畢竟呂布也不是蠢人,別看拜了王芬為義父,可這點父子情能有幾分就有鬼來了,想以這個為倚仗奪了冀州,別說整個冀州都不會同意,就連麾下的冀州士兵,估計都有可能造反。

          因此呂布一開始還比較安分,老老實實地聽從王芬臨終前的調令,從兗州撤兵回來,就駐守蕩陰,與洛陽兵馬對峙。

          最新小說: 不做女主做系統 特種兵:開局打爆一個連 紅樓潛龍 三國時期之神界外傳 明末:從游秦淮河開始 登基吧!大王! 紈绔小將軍 帝國大閑人 煙冥望阡陌 亮劍:不裝了,是我在輔佐李云龍
        2. <input id="2bncg"><div id="2bncg"></div></input>
          <video id="2bncg"><dfn id="2bncg"></dfn></video>
        3. <video id="2bncg"></video>
              1. <source id="2bncg"><menu id="2bncg"><kbd id="2bncg"></kbd></menu></source>

                <b id="2bncg"><address id="2bncg"></address></b>

                <source id="2bncg"><address id="2bncg"></address></source>
                <video id="2bncg"></video>
                最近免费观看高清韩国日本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