俘虜不敢違抗,竹筒倒豆一樣全招了:“俺們什么都說!俺是本縣褚燕手下,褚頭領算上老弱總計有萬余之眾。
再往南是褚頭領盟兄張牛角的地盤,兵民總計數萬人。過了郡界往南,一路還有郭大賢、張白騎、丈八髭、雷公、白雀、五鹿、李大目,起碼七八路頭目,才能到鄴城。勢力大的劃地萬戶,小的數千戶。”
中平四年的黑山賊,還沒有形成擰成一股繩的龐大力量,而是幾十家小頭目各自為政、劃地盤劫掠種田的格局。
聽俘虜報出那么多頭領的名字,劉備倒不覺得什么,但旁聽的李素卻有些頭皮發麻。
他知道,所謂褚燕,就是后世最有名的黑山大頭目張燕,但眼下還沒改姓——他如今尊奉張牛角,后來張牛角戰死,褚燕為了籠絡人心繼承地盤,才改姓張。后來利用袁紹、公孫瓚爭霸幽冀的機會,才左右逢源徹底統一黑山軍,成為并州霸主,號稱擁兵十萬,雄踞太行。
另外,張燕跟趙云一樣,是常山真定縣人,所以在這遇上張燕的人馬很正常。
劉備并不知道這些,他眼下的當務之急,只是弄清賊軍是否會有援兵,于是他繼續厲聲逼問:“你們既是褚燕的人馬,那此來可有使命?有沒有援軍等著你們回報?”
降賊瑟瑟發抖道:“我等只是受命來周邊村寨征糧,目標不定。若是得了錢糧便要回報,如今既是被擒,兩三日內也不會有同伙來搜索。”
劉備微微松了口氣,心中暗忖:“萬幸沒遇到褚燕的大部隊。不過前面的張牛角也算一股強勢力,今天要趁早全速沖出去,最好一天之內通過趙郡,到廣平再歇息。這樣就能避過黑山軍中最扎手的硬茬子。”
劉備正思索對策,關羽卻已經在擔心如何處理俘虜,他忍不住問道:“大哥,這些降卒如何處置?”
劉備微微皺眉,他現在急著趕路,沒法收編精壯,統統殺了又有些不忍。
略一思索,劉備便把趙村長揪到一邊悄悄商量:“老丈,這些黑山賊若是貿然放走,怕是會通風報信、帶人馬回來屠村。
不如收繳了兵刃衣甲、密押去縣城請功,你們怕被記恨,只管留某的名字,說是安喜縣尉劉備擒獲的便可。”
“多謝使君賞賜。”趙村長覺得沒什么風險,說不定還能那到點官府賞金,便答應了。
另一邊關張打掃完了戰場,繳獲了十幾匹驢馬、四十幾套衣甲兵器,都比較簡陋陳舊。
劉備吩咐把戰利品一并折價賣給村人——這些農民要了驢馬兵器也用不上,但他們可以趁過兩天送戰俘去縣城獻功的時候,一并賣掉。
相當于是讓村民們當中間商賺一筆差價。
趙村長跟村中其他長者一商量,覺得也有利可圖,就答應了。
只是村子貧弱,村長帶著人賣力說合、把村里的硬通貨刮干凈了,也只有數百斤銅錢、幾十匹布帛,遠遠不夠這批戰利品的價錢。
這時,剛才一直打醬油的李素,終于逮到了發揮天賦的機會,連忙附耳勸諫:“古有馮諼為孟嘗君市義。今日咱無暇處置戰利,不如也效法市義之計,讓村人代為在此處鄉間傳頌公之仁德。
如此一來,若是將來朝廷授公官職、令我等一并參與討伐張純叛亂,也便于在這常山鄉間多募義勇。”
李素的目的其實很直觀:今天來到這個姓趙的村子,沒遇到趙云。但是沒關系,真定縣就那么幾個姓趙的村子,只要劉備仁德愛民的名聲在鄉間傳播開去,何愁將來招募不到趙云這樣的勇士。
這番淺顯的道理,劉備很容易接受,雖然他還不知道真定有趙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