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對于李素依然急于備戰的心態,劉備有些不理解:“莫非伯雅以為、此番我們告發張純之后,他還有機會揭竿做大?
我們行動如此迅捷,賈刺史派兵回來抓捕時,張純定然猝不及防、就算不死也要元氣大傷,怎么可能還有綿延的戰亂?”
李素卻知道,歷史上張舉、張純之亂中,中山相張純只能算是二號人物——畢竟后來他只是稱大將軍,前泰山太守張舉才是自稱天子的。
所以,這次就算是實現了最好的結果,真把張純勢力扼殺于襁褓之中,那也不過是把叛亂的前期主力砍掉一半左右,想徹底不戰而撲滅叛亂是不可能的。
但是這些理由,他沒法跟劉備說,只能修飾一下:“玄德公,我等到鄴城,前后要花三天,等見到賈刺史,督郵的死訊多半已經被發現了。就算張純誤判督郵是因為利益之爭、被你仇殺,他也多半會警覺。
而賈刺史如果要調兵來捉拿,大股人馬行軍不可能如我們這般每日二百余里奔襲。到時候消息遷延,能重創張純、削弱其勢力,已經很不錯了。而張純只要往北突圍,進入幽州涿郡地界,賈刺史沒有朝廷授權,根本不敢追擊。”
雖然自黃巾之亂后,朝廷允許各處自行備御,但越州追擊這種事情,手續還是很麻煩的。對于刺史來說,遇到賊亂,只要逐出本州地界就好了。貿然亂追說不定還會被朝廷猜忌,認為你擴張地盤。
這也是后來宗室重臣劉焉,要諫言靈帝“廢史改牧”的重要原因之一。
……
劉備聽了李素的分析,眉頭頓時深鎖。
不得不承認,一開始他還真沒做好“告發張純成功后,還要打硬仗”的心理準備:
“伯雅所見甚是深遠。既如此,從今日起,我等就要做好將來被朝廷派遣討賊的準備。此行途中再有殺賊所得財物,便低價處置,權市民義吧。”
想明白之后,劉備內心居然有些躍躍欲試。
時隔三年,又要再招募鄉勇,為國剿賊了么。
于是,他也就不再糾結于價錢,以極低的價格,把大部分殺賊繳獲處理掉了。
劉備只留下了五匹狀態還不錯的馬匹,用于馱運物資。
然后把剩下的馬和全部的驢、幾十套破舊兵器衣甲都留給村民,換回三四百斤銅錢(大約七八萬錢)和四五十匹布帛。
這些東西拿去常山縣城慢慢賣的話,起碼能賣二三十萬錢,所以起碼打了對折都不止。
為此,趙村長千恩萬謝地感戴:“使君真是愛民如子,我等在此一輩子,還沒見過殺賊的官軍將繳獲讓利于民的,咱全村永感將軍仁德。”
畢竟,劉備不光是把戰利品便宜處理了,他還幫村子度過了一劫——如果昨晚他們不住這兒,這就被黑山賊洗劫成功了。哪怕劉備什么都沒繳獲,村人也該給孝敬勞軍感恩。
李素見人心可用,在旁勸道:“老丈若是有心,可在本縣鄰近各村,傳頌我家主公恩德,記清楚了,我主是安喜劉玄德。”
趙村長:“一定一定,老朽當親率子弟,各處傳頌。”
李素心中暗忖:但愿這番仁德,能傳到趙云等人耳朵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