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前世讀了七年外交學院,居然也只比劉虞幾十年的實戰工作經驗略強一些而已。
這世上,在外交思路這個領域,只有李素和劉虞能夠充分相互理解了。
劉虞這些年來,面對其他呆板的幕僚,說不定心中也很苦悶,覺得屬下的智商都跟不上他的思路吧。
這種情況下,他一次次動用自己的特權,為李素的前途鋪路、讓李素盡快升遷獲得更大的表現舞臺,也就不奇怪了。
有時候李素也在想:要是劉虞再年輕一代人,說不定他和劉備都還是乖乖輔佐吧。
但這不能假設,已經年近五旬的劉虞,是注定沒法親自迎來天下重新太平的那一刻的。
劉備和李素,還是繼承劉虞的天命與遺志,好好匡扶漢室吧。
……
李素瞎琢磨完這些,才發現自己不知不覺已經策馬來到了薊縣縣衙、兼廣陽都尉府。
李素還沒翻身下馬,旁邊已經有幾個親兵殷勤地過來攙扶幫忙,還有個親兵端來下馬石讓他踩。
劉備府上這些人,個個都對李素熟悉得不能再熟了,都不用通報,就直接引著李素入內。
走到二門,就看到劉關張飛奔著出來,跟李素把臂言歡,共敘別來之情:
“賢弟這是閉門著書有成了?這倆月想煞為兄也。每每看到朝廷文告,沒有賢弟在旁,都不知該如何解讀天下大勢。”
“兄但有所問,現在也不遲呀。”李素也不跟劉備客氣,不說那些謙虛的話,一副當仁不讓的樣子。
但偏偏劉備就喜歡這種坦誠。
雙方聊了兩句,李素才有暇轉向張飛:“翼德這傷,是徹底痊愈了?可喜可賀。”
張飛叉腰傲然:“你被抓去著書時,俺就已經躺了兩個月,再不好透都憋出鳥來!怎得,使君喚你,莫非終于要對張舉動兵了?正好出去松松筋骨。
當初秋收劫糧的時候,聽二哥天天在外帶隊騷擾張舉、每日都能斬獲張舉征糧隊的首級,可把俺羨慕得。”
看張飛這架勢,怕是一頓吃一只蹄髈加豬腳都沒問題。
“對了,伯雅,可是使君有吩咐了么?”劉備關羽也連忙順著追問,顯然他們也好奇。
李素直言相告:“使君讓我再準備幾日、先等細作把《殿興有福論》在幽州各處散布一下,等京師雒陽那邊也拿到第一批書卷,然后,就要派我出使烏桓,爭取勸降丘力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