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也對,漢靈帝沒駕崩,朝廷威望也沒徹底掃地,這個節骨眼上,反而是真正絕對忠于朝廷的人,才會產生小富即安的滿足感吧。
畢竟之前頭頂上一直有劉虞、公孫瓚壓著,劉備始終是在給人打工。
而遼東險遠,跟遼西隔了四百里的無人區,所以盡管這里隸屬于幽州,多年來的漢朝政治實踐卻是由遼東太守一言堂說了算,幽州牧/幽州刺史也就大是大非的問題過問一下,其他根本不管。
所以,遼東太守也算是上面無人制約的、實際掌控了三分之一個幽州面積的封疆大吏了。
要是不滿足于暫時當“遼東王”,那才不正常,除非是早早就有不臣之心了。
李素知道這事兒必須要想辦法慢慢勸,不好說得太直接,否則豈不成了教唆一個大漢忠臣對朝廷起異心?
“先讓玄德兄過兩個月好日子緩口氣吧,等攻下襄平,再找個機會委婉勸勸。就算不能說服他有更大的野心,大不了暫時用‘天下還未太平,張舉張純惹出來的賊亂也未徹底平息’,鼓舞他振作,配合友軍越境擊賊。”
李素琢磨了一番后,腦中便存了這么一個腹稿。
或許有人會奇怪:要是等襄平都攻下了,張純都授首了,還怎么借口舉純之亂沒有徹底平定呢?
李素也覺得這個問題比較為難,搜腸刮肚想了很久,大致找到了幾個模棱兩可勉強可用的借口:
首先,鮮卑烏蘇部的烏蘇,之前配合張舉突圍時當了棄子誘餌,往南竄入了青州,以泰山郡為根據地,禍害青、冀,還把青州黃巾軍給點燃了,尤其是在山東半島上禍害了不少地方。
如果劉備將來貪圖逸樂,倒是可以勸說劉備“善始善終”,向劉虞請命幫友軍擊賊。
劉虞作為州牧,本來就是有假節鉞、越境追殺叛軍的權力的,所以可以下這個令。
歷史上后來的遼東太守公孫度,也是從遼東半島渡過狹窄的渤海海峽,到東萊擊破過青州黃巾。公孫度還因此占領過東萊郡好多年。
大不了就勸說劉備以此為戒,防止劉備暫時覺得大功告成而沉迷享樂。
如果烏蘇和東萊的青州黃巾軍還不夠,那就拿遼東周邊玄菟郡、樂浪郡被高句麗侵擾的地盤作為眼藥,給劉備找點事做,提醒他忘戰必危。
玄菟郡郡治高句驪縣(今沈陽,前面的遼東郡治襄平則是今天的遼陽),以及樂浪郡郡治潮鮮縣(今平嚷),如今可都還在高句麗的侵擾之下。歷史上公孫度當遼東太守時也徹底肅清收復了,還占了高句麗的很多土地,把高句麗打得滿地找牙。
可不能讓劉備沉迷于接著奏樂接著舞吶。
——
PS:對不起大家,國慶節在泰州我老婆娘家,中午被人灌酒了……所以今天寫得慢了。還欠大家兩天三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