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魯本部人馬不必多說,至于被張魯蠱惑的正規軍,大約有數千人之多,主要在嘉陵江流域沿岸各縣、靠近劉焉的轄區,最有代表性的是閬中縣尉嚴顏。此人本是朝廷武官,但關將軍前日派船順江而下試探時,就遭到了嚴顏阻擊。
根據交戰后搜集到的反饋來看,嚴顏似乎認為鎮西將軍有意養寇自重、借追擊張魯之名越權侵占朝廷州郡。那嚴顏似乎原本還頗忠于劉焉,陰差陽錯總之是暫時聽命于張魯。
宕渠流域的七姓板楯蠻,有三家最大部族的族長何晃、樸胡、杜濩都支持張魯,且之前就背叛了朝廷,其余四姓估計也依附這三姓。
另外宕渠流域有一支水賊,向來截殺朝廷官吏、商旅,為首者名叫甘寧,年方及冠,卻極為悍勇。我軍先前為準備船只、派出先頭部隊翻過雨山搜集民船,便遭到張魯以財帛雇使甘寧截殺。
此人水戰極為了得,我軍搜船先鋒回報,說天下人皆以蘆席硬物為帆,這甘寧卻善操軟帆,其親自駕乘斗艦竟以蜀錦為帆,極為奢靡。即便是宕渠流速湍急之處,也能兜風逆流而行,板楯蠻作亂之前,巴郡本地官軍戰船,數年追之不及。”
聽諸葛瑾匯報到甘寧的情況時,一直沒什么反應的李素也是眼神一亮。
臥槽?發現了什么隱藏在歷史中的大秘密?
世人皆說“西方軟帆,東方硬帆”,似乎這條“真理”也不盡然嘛——東方人只是自古以來不造厚重的棉麻帆布,習慣用草席,所以硬帆比較多。
但也不能說東方就沒有軟帆啊——錦帆賊不就是軟帆。
只不過太貴重了,比帆布貴至少幾十倍,除了水賊大佬以外其他人用不起。
聽完之后,李素對劉備建議道:“我以為,板楯蠻可以金錢招撫為主,最好從于夫羅那兒請一些南匈奴高層,持于夫羅印信、節、纛,現身說法,讓蠻夷知我軍與陛下不同,募蠻兵作戰從來都是給錢的。
至于錦帆賊甘寧,想來比板楯蠻更為兇悍,并非直接給錢可以說服,但我想這種豪杰之士當此亂世,應該不會甘于一輩子為賊。兄若能不忌暴露過往,以‘江湖輕俠之輩也可為官報國’勸誘,說不定有奇效。
至于最后的嚴顏,倒是沒有什么辦法,他因忠于劉焉而與張魯聯合,唯有先戰勝擒獲之,再慢慢以張魯之逆行、劉焉之僭越證據相告,徐徐瓦解其心。”
李素是知道甘寧做賊做到二十多歲的時候,似乎就開始想要讀書洗白。而且甘寧歷史上也是在巴郡本地做到過小官的,但后來劉焉死的時候,他在劉璋繼位的過程中站錯了隊,被忠于劉璋的部隊擊敗,才順流逃亡荊州。
雖然不知道甘寧具體什么時候想要洗白上岸的,但相信他心中應該有這種念頭,可以發展一下。
劉備對于這樣的敵我劃分,也挺滿意,即刻下令關羽率兵五千出閬中、張飛率兵一萬出宕渠。
然后把此戰用不上的趙云和幽州突騎,調去葭萌代替關羽防守,以免劉焉主動出劍閣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