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陵江上,劉備軍也在這半年里打造出了兩百多條大大小小的民用運輸木船,和三十艘戰船,對下游釣魚城的圍困工作,也竟持續了快兩個月了——
劉備軍從二月初,冰消雪融之后,就派出了數千先頭部隊,加強墊江縣一線的防務,并且渡過嘉陵江,沿著江南岸把釣魚城徹底包圍了。
只不過因為釣魚城的存在,封鎖了江面水運,劉備軍船只如果敢從江上走,隨時有可能被城上守軍通過大木滑軌拋下石頭把船砸沉。所以圍城軍隊的“最后二十里”后勤路線,并不能靠水路完成,而是把兵和糧食運到墊江縣對岸就卸船,然后用車子拉完最后一點路程。
釣魚城的堅固,比劍門關也不遑多讓了,但畢竟這里是“城”,而劍門關是“關”。城比關最大的劣勢就是可以被斷糧道。你要是遇到關,想圍都圍不了。
劉備軍圍城開始之后,只有最初階段,劉焉軍因為欺負劉備軍先頭部隊人數較少,居然還膽敢從江州方向派出數千援軍北上、試圖與釣魚城里的四千守軍一起內外夾擊,把圍困釣魚城南側的劉備軍消滅。
當時,劉備軍圍城部隊總規模不過七八千人,南側只有三千人。而江州守將劉璝派出了五千人配合城內夾擊。
結果劉備軍這三千圍城兵的主將是關羽,他那三千人也都是打了多年仗的丹陽兵精銳。顒劉璝和劉瑁很快就被教做人了,知道了“打仗不是數人數”這個樸素的道理。
兩人一共花了六七千兵力夾擊關羽三千人,依然被關羽打得哭爹喊娘滿頭包。那些沒打過仗的“東州兵”新兵,根本不是從幽州打到益州、轉戰打穿整個華夏大地的丹陽精兵對手。
最后劉璝部大潰,殘部怕逃不回江州、會被關羽追殺至死,慌亂中全靠劉瑁派船接應,直接退回釣魚城內。
此后一個半月,釣魚城戰場就再也沒有發生野戰,他倆都徹底學乖了,知道哪怕把江州的兵全部調來野戰,估計都干不過劉備軍。
還是死了心乖乖守城吧。
不過,劉璝這一戰,對劉瑁也不是全無好處,至少又為釣魚城補充了一些兵力——戰前過冬的時候,釣魚城只有四千守兵,因為劉瑁也知道釣魚城太小,屯糧也是剛剛開開始屯,積蓄不多。
和平狀態下運太多兵來這里常年駐守的話,糧食吃得太快,不是好事。所以最優解就是“平時少駐扎,讓主力在郡治江州就食。等戰爭真正爆發,再增加釣魚城的兵力”。
劉璝在關羽圍城之后,跟關羽打了一仗,雖然戰死、傷重、被俘加起來有一兩千人,可他畢竟帶來了五千人,剩下還有三千人安全入城,守軍就擴充到了七千。
劉瑁覺得有七千人守釣魚城,那就太穩了,神仙都攻不進來的。
但他同時也知道,兵多后存糧問題就得更加重視了。去年下半年開始,釣魚城里陸續囤到了十五萬石,按照每兵二十日耗一石估算,大約夠四千人吃上兩年多了。現在增加到七千人,就只夠吃四百多天了,大約是一年零兩三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