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嘗、孟信兄弟視察了自己的領地之后,稍微讓漢人賬房算了一筆賬,發現只要一年時間,就可以實現對北方地區的花椒反向出口,兩三年內就可以發展到賣茶葉。而到時候只要量產花椒,就能換回本地不出產的鹽,沒必要再用糧食或者獸皮去換了。
獸皮、生漆這些資源可以換北方的蜀錦,讓蠻人中的上層階級改善生活。畢竟西南夷沒有游牧民族的野心,他們可沒有抵觸穿蜀錦的戒心,也不怕經濟上受制于人。而且南中那么炎熱,爽滑的絲綢哪怕僅僅是從實用性的角度來考慮,穿著也是非常舒服的。
……
國淵在兩個月內屯出幾十萬漢畝的梯田和更多的茶林、藤椒種植園的同時,還有一項更大的意外收獲,是李素沒有想到的,那就是國淵居然順便把從秦臧縣到梇棟縣的山道初步平整了一下。
讓未來的過往商旅可以更加輕松地行路,一些原本因為崎嶇顛簸而只能用牛馬馱貨的路段,運輸方式終于可以升級為牛馬拉車,如此一來,陸路運能好歹也在原先的基礎上提升了好幾成甚至一倍多。
李素來之前就知道,他想打通新一代的“蜀身毒道”商路,只有成都到昆明、不韋到印度洋這兩段是可以走水運的,而昆明到不韋之間,大部分只能是陸路運輸。
這九百里的陸路運費損耗,肯定會比成都到昆明的一千八百里長江水路、再加上不韋進入印度洋的兩千二百里怒江水路的總和還要大。
一般來說,陸路就算有車載貨,運費比開船貴五倍都是很正常的,九百里陸路拉車可以折抵四千五百里水路,而上述兩段水路加起來也才四千里。
更何況,這兩個月李素也在建寧和永昌實地看過了,知道昆明到不韋之間,雖然談不上崇山峻嶺,總能找到容易走的丘陵道路,但道路的不平整問題肯定是非常嚴重的。當地人都是挑擔或者牛馬馱貨。
李素最初看到國淵在河谷兩側屯田時、連道路一起平整,還非常詫異于國淵為何能那么快完成這么大的工作量——雖然看起來,只是在修幾道狹長的梯田時,把中間最低的道路也修一下,但畢竟憑空多出來那么多平整工作量。
但國淵很快告訴李素:“平整最低處的土地,沒有高處梯田層那么費力,因為可以借助重型牲畜。我看南人除了馴化牛馬之外,居然還會馴化大象之類的巨獸。
我就按照北方屯田時用牛馬刮地平整的推子,放大數倍之后,讓大象拖著走。只要每天給大象吃幾棵樹,一頭兩萬斤重的巨象就能拉平兩里地的土路。等巨象過去之后,人工再用鋤鏟稍微平整夯實一下就可以過車了。”
李素一開始不信,后來親自到工地上看了國淵展示的大象平地機,頓時目瞪口呆:“子尼你真特釀是個人才啊!既然連用大象平整地面都能想到了,咱再做個放大的、有好幾排犁鏵的犁,讓昆明夷學著用大象耕地,豈不美哉?”
國淵摸著胡渣子想了想:“都督妙計啊,倒是我燈下黑了,如今還沒到春耕時節,我還沒想到大象還能耕地,只想著可以平整梯田平整路面了。要是真能用大象耕田,這些蠻夷肯定也會更加敬畏我們漢人的巧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