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被從屯長提拔為曲軍侯,聽說這事兒的時候他還頗為受寵若驚,連忙來拜謝李素。
而對此不太心服的人也有幾個,主要是投靠劉備比魏延早一兩年的那些武官,他們都覺得自己資歷深,論資排輩也該先被提拔了。
這一小撮不服的人,就公推兩年多前就已經在宜都投靠劉備軍、如今還沒做到都尉的李嚴,來勸說李素。
李嚴本人其實倒也沒對自己的待遇多不滿,他覺得自己和董和、向朗也算被優待了,主要是幫下面的人出頭。
一見到李素,李嚴就恭敬地說:“右將軍,聽聞您近日拔擢了一些年不及冠的少年人任曲將、甚至別部司馬,軍中那些投效兩三年的軍官,似乎頗有微言,還請右將軍察之!”
李素拍著李嚴的肩膀笑道:“正方,事情不是你想的那樣。那個提別部司馬的是特例,他們霍家是自帶六百部卒來投效,而且日前又向趙伏波請戰,零陵之戰愿為先鋒。如此遠來投效不避矢石的忠義之士,正當嘉獎以彰其心。
至于那魏延,確實起于草莽,當曲將也快了些——但這不是沒辦法么,廖立大放厥詞,說大王任人唯親、拔擢將領全看年功資歷。大王又虛心納諫聞過則喜,不好以言罪人,當然要提拔幾個新來的典范了。正方可代我向軍中諸曲將解釋,不必歧視魏延。南征之時,趙伏波也會讓他擔任前軍,證明自己的。”
輕描淡寫幾句話,就把李素“破格提拔新人”帶來的內部怨恨值,都推到了廖立身上。
李嚴聽說是因為那個噴子腐儒挑事兒擠兌大王,才害得老人們被人插隊提拔,也是恨得牙癢癢,回去之后立刻謹遵李素的要求,把真相告訴了那些需要被安撫的老人,一時間軍中那些暫時沒法被提拔的人,統統把廖立恨得牙癢癢。
至于廖立本人,只是被給了個小官、去當茶陵縣丞,一個只有長沒有令的五千戶以下小縣,算是獎勵他“面刺尊長之過”的獎勵,也體現了李素的聞過則喜。
……
搞定了廖立、來敏等人后,趙云也準時出兵南征了。
出發之前,趙云先派使者對劉度、趙范進行了問罪,罪名當然是“張羨覆滅之后,他們挾宗賊自重,要挾劉表表奏其官,私相授受”。
要求劉度、趙范表現誠意,接受漢中王“替天行道”,代表朝廷重新厘定零陵、桂陽二郡官員的人事安排。同時,還以解救百姓的名義,逼著劉度、趙范接受租庸調法改革,對山越百姓的稅賦進貢形成常態化的法律,不能憑心情和軍事實力強行胡亂征收。
趙范果然比較慫,拿到信的那一刻就有點嚇尿,知道李素和趙云的厲害,估計干不過。
但他知道桂陽交通不便,不在瀟、湘=水系沿岸,趙云的部隊無法溯流直達,得先滅了零陵才能到。所以趙范就打定主意:如果發現劉度撐不住,就立刻投降。
而劉度明顯沒那么好眼色了,他雖然歷史上也投降了劉備,但當時劉備開出的條件要優厚一些,沒說要調整零陵人事,也沒說要搞搜刮改革。現在條件苛刻了,讓劉度不肯乖乖讓度出權力,就打算仗著偏遠試試看。
更何況,他幾個月前還見過李傕的朝廷派去交州的使者路過零陵,劉度知道朝廷另有安排,說不定還能打一打朝廷那張牌。
既然如此,趙云就讓霍篤霍峻兄弟和魏延,打先鋒溯著瀟水而上,先到零陵證明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