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從小吃苦的經歷,曹操袁紹袁術都沒有。孫堅雖然年少時也窮些,董卓雖然年輕時也吃過苦,但跟劉備還都不太一樣。
孫堅董卓都是出生于民風彪悍的邊蠻之地,當時會稽有海賊,西涼有羌亂,孫堅董卓從小習慣的是一個“拳頭硬就能自己拼殺出一場富貴”的叢林法則社會,所以配合上他們的武力,他們只要讓自己變得更強,就不用受氣。
劉備出生的幽州雖然也有過鮮卑烏桓邊亂,但偏偏劉備十四歲之前那幾年,幽州是劉虞在鎮守,劉虞任內鮮卑烏桓全部不敢入寇,恭恭敬敬來朝。
這讓劉備實打實只能織席販履過完童年,人格成型期并沒有盲目信仰武力。后來劉虞調走了,幽州也漸漸亂起來,劉備十五歲之后才轉型信奉武力混社會,逐年跟公孫瓚關羽張飛結交。
兩天之后,隨著劉備親自帶著主力部隊抵達長安周邊,趙溫鄧泉劉艾,恭恭敬敬到劉備營中表示托庇,學著在張飛這兒一樣說了幾車好話,劉備卻始終云淡風輕,跟張飛形成鮮明的對比。
完全沒有因為“我年輕的時候,沒資格被三公九卿吹捧”,導致現在被吹了就得飄。
劉備只是鎮靜地出言安撫,說了些非常得體的話,表示對朝廷蒙難的不幸痛惜:
“朝綱陵替,社稷傾頹,一至于此。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義于天下,如今國賊近在目下,還請諸公勠力同心,克竟全功。”
趙溫領銜表態:“敢不略盡綿力。我等新離長安,不過三四日,城中情況尚且了解,能相助大王的地方,一定暢所欲言。
只是李傕逆賊在城中大肆屠戮不與他同心之人,顯然是吸取了當年王允被他所殺時的教訓,可惜大王晚來幾日,城中有心當內應的人,怕是被李傕殺得差不多了……”
劉備倒是不覺得自己有錯,也絲毫不覺得身邊謀士的計劃有問題,他直截了當大包大攬地說:
“孤從臨涇開始急行軍,步軍日行八十里,已經疲憊,不可能再快。事已至此,諸公要向前看,一起想想怎么破城才是。對了,滿朝公卿,只有你們跑出來么?莫非沒出來的,李傕還會盡數屠戮不成?世上竟有如此令人發指的獸行?”
趙溫哀嘆了一會兒,跟劉艾鄧泉七嘴八舌把他們知道的遇害的公卿名單說了一下。
【看書福利】關注公眾..號【書友大本營】,每天看書抽現金/點幣!
劉備面沉如水地聽著,一開始倒還好,聽著聽著只是咬緊牙關,偶爾把握著雙股劍劍柄的手指指節捏得咯咯作響。
直到他聽到皇甫嵩受李傕綁縛羞辱,年事已高,急怒攻心、罵賊氣死,他這才聲淚俱下,喟然長嘆。
最后,一直沒機會開口的大長秋苗祀,才提到后妃和宮女宦官的被害情況。
劉備恨恨吩咐:“為皇甫公發喪!明日攻城!破城后斬殺李傕全家祭奠皇甫公,并其他遇害臣僚、后妃宮人。”
劉備用詞很準確,是發喪,而不是戴孝。因為皇甫嵩只是跟他亦師亦友的、有提攜之恩的前輩,但不是他老師,兩年前老死的盧植才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