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建議袁紹當然聽得進去,畢竟是白占一點小便宜的事兒,他就吩咐許攸去安排,需要調兵的事情由沮授負責。
袁紹軍立刻動員起來,一邊穩住華歆稍微住了兩天。這個期間袁紹派去曹操那兒的使者也回來了,帶來了曹操的態度。
曹操明確表示他絕對不相信袁術是“試圖從董承手中奪回皇帝,導致皇帝被董承弒君”,而且曹操還說這一切說不定就是袁術做的,連他的長女在皇宮中懷孕了暴斃這筆賬都要算在袁術頭上!
袁紹見曹操態度那么堅決,也意識到“如果再接納袁術,說不定真有給曹操投劉備的借口”的可能性,就更加死心塌地放棄了弟弟。
不得不說,袁紹這次還真做了個挺英明的決定。
至少從結果來看是挺英明的,至于決策過程,實在是沒臉拿出來曬——完全是因為各方利益的逼迫,最后歪打正著逼到了一條還算四平八穩的抉擇上,并不是袁紹自己一開始就想這么干。
另外,早在二月二十一日,也就是袁紹派去試探曹操態度的使者剛剛離開曹操的治所定陶、還沒回到袁紹駐地鄴城時,曹操的軍隊就率先對袁術發起了進攻。
曹軍從濟陰、小沛出兵,夾擊溝通袁術軍東西兩線的水路樞紐睢陽,試圖把袁術軍在梁郡以東的土地跟袁術的統治核心地帶截斷,從而把睢陽以東的淮北地區全部占領。
袁術軍在睢陽不得不就地展開防守,周邊的部隊也有向睢陽機動協防的姿態。
而袁紹就是在這個節骨眼上,才不得不急急忙忙護送“使者”華歆回雒陽,順帶著一路上裝作笑面虎趁機偷襲接管了一些袁術軍的縣城。
袁術因為袁紹還沒有暴露出對他的惡意,而曹操、劉備都已經開始攻打他了,所以對于袁紹接壤的區域設防不足,主力都抽調到其他方向協防堵漏了。
同時,也因為河南尹地區剛剛才被袁術統治不到十天,而且攻下雒陽之后袁術根本沒有足夠時間把兵力分布到各個縣駐防,這就導致河南尹東部大部分地區的守兵,還是朱儁時期留下的部隊,只是名義上歸順了袁術。
這樣的統治是極為不穩固的,袁紹來偷襲之后,滎陽、成皋以東的半個河南尹地區兵不血刃就二次投降了袁紹,袁紹一直推進到成皋的汜水關前(虎牢關),才勉強被反應過來的袁術軍嫡系部隊堵住。
但袁紹軍絲毫不留手,既然暫時突破不了雄關,就沿著雒陽八關的山勢繼續往南快速圈地,從中牟翻過嵩山,攻陽城,逼近潁川郡治許縣。
一直到了許縣附近,袁術軍才算是徹底阻止好了防御,跟袁紹進入對峙。
……
袁紹利用不講武德的“表面上不撕破臉,暗地里先偷襲撈一把”打法,短短幾天之內,從弟弟那兒幾乎白撿了一個多郡的地盤。
與此同時,袁紹派去長安、詢問劉備是否愿意承認燕王為帝的使者,以及袁術派去劉備那兒,試探劉備是否想要“先帝臨終時傳位給劉備”的口諭遺詔的使者,也才前后腳抵達長安。
不過,這段時間里,劉備也沒閑著,他雖然知道皇帝遇害的消息要比袁紹晚一些,但比曹操還早。
所以雙方使者抵達的時候,劉備的北路軍正在猛攻袁術部將橋蕤在潼關、峣關的守軍,已經把橋蕤打得有點懵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