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闕關外的趙云,在發現破關無力后,也降低了投入的力度,節約點人力和后勤,重新把重點放在了攻下已成孤城的宛城。
宛城被圍,至今已經快一個月了,要不是這座城池也算天下堅城之一,加上劉備軍原先不想損失太多、以圍而不打繼續北進為主,怕是也撐不了那么久。
不過,隨著趙云重新支援高順,把周泰甘寧都投入到高順那一側的戰場,外加之前多日的攻城武器準備,好幾處城壕已被填平。大型的配重式投石車和沖車、鑿城木驢車也造了不少,宛城守軍即將迎來自己的末日。
更關鍵的是,經過這些日子的圍困,剛包圍時城內主將陳蘭還能借口“陛下并沒有放棄雒陽,北面還有我們大量友軍會來救援我們”欺騙士卒,暫時穩定軍心。
但被圍了二十多天后,外面什么關于友軍的動靜都沒有,反而是圍城的部隊每天在那兒叫罵吹牛,說謊打擊守軍士氣,騙守軍說“外面的世界討袁術聯軍節節勝利,繞過宛城連雒陽都快打下來了”,這樣內外消息隔絕地欺騙打擊下,漸漸讓守軍惶惶不可終日起來。
五月初四,高順一整天動真格的猛攻之后,宛城城墻處處殘破,城內守軍死傷也是不少,大部分人心里已經蒙了一層陰影,知道破城只是時間問題,區別只是城破之前能殺傷多少攻城敵兵罷了。
可誰會為了僅僅死前多殺人而堅持戰斗呢?還不如自己投降得個活命,這些普通官兵里又沒多少殺人狂。
為了這事兒,兩天前城內已經有一小撮不滿袁術統治的亂民發動了作亂,可惜他們只有農具和菜刀,沒有足夠的制式兵器,被守將陳蘭給屠鎮了,百姓和守兵雙方加起來,死傷、清算累計數千人。
這種情況并不奇怪,因為別說是在袁術的殘暴統治之下了,哪怕是歷史上二十年后關羽從江陵北伐襄陽、樊城時,都有宛城人侯音起義響應關羽。南陽本來就是人口稠密造反多發的地方。
第一次城內出現亂民的機會,雖然沒被外面的高順抓住,但也不能說全無效果。
一方面,也是提醒了高順——之前高順接到的命令都是圍困為主,對于隨時切換轉入總攻的準備不足。現在既然意識到城內可能還會有人響應,高順自然是打起了十二萬分精神,每一次試探都做好了隨時切換為總攻的萬全準備。
另一方面,陳蘭攻殺城內亂民的殘忍行徑,也讓一些原本就只是當兵吃糧混個差事、對袁術稱帝造反不滿的基層軍官和將領,愈發離心離德。
畢竟大部分軍官投軍給袁術效力的時候,都是不知道袁術將來要造反的。他們只因為想找個門路建功立業,而袁術是豫州牧。很多本地人就基于“找個離家近的工作”的考慮,參加了袁術軍。要是知道袁術造反,說不定當年就不來了。
如今,宛城城內,一小撮陳蘭麾下的中層軍官,看著城外高順越來越猛烈的攻勢,加上陳蘭的殘暴殺戮和對內掠奪、就準備吸取前幾天亂民被鎮的教訓,重新組織一次奪門占樓的小規模兵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