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時之間,漢水河面上矢石紛飛。對面周瑜的水軍因為射程不占優,被迫先挨了太史慈一輪先手集火,不過好在河面上船只顛簸起伏,而且又是移動靶打移動靶,石頭命中率很低,倒也暫時沒有明顯損失。
七八顆重達上百漢斤的大石頭,撲通撲通落入漢水河面,距離吳軍戰船最近的一顆也至少有幾丈遠,只是濺了舷側那些吳軍水兵一身的水。
雖然沒有實際戰果,但這種嘗試著實可圈可點,因為這是華夏大地上第一次敵我兩軍都有投石機對砸的大規模水戰,足以載入史冊。
太史慈的船大,可以搭載的投石機噸位自然也大,他的旗艦上有前后共計四架投射一百漢斤石彈的機器,最大射程三百步。
相比之下,對面周瑜的投石機小一些,還沒進入射程,暫時蓄勢不發
可惜太史慈砸了兩輪,用實戰經驗驗證了這個距離上顛簸的移動靶根本打不中,他也就不再糾結這點射程優勢是否適合“放風箏”,選擇了催督船隊繼續逼近上去。
“我軍順流而下,利在沖突敵陣,靠近到二百步再投!”
漢軍船隊穩穩地推進,周瑜的戰船見狀已經開始打橫、甚至掉頭,準備保持距離,防止被大船沖撞和跳幫砍殺。不過因為掉頭要浪費時間,太史慈還是很快逼近到二百步以內,石頭的命中率開始提升,周瑜一方的投石機也開始反擊。
“喀喇~”一聲悶響,一塊上百漢斤的大石頭直接砸中了一條吳軍的艨艟,正正地砸在甲板上。
幾條數尺寬的厚船板都被砸斷了,石頭砸毀甲板后余勢衰減,卻依然能把船底的木板撞出裂縫,河水立刻滲了進來。
受損艨艟上的劃槳手們,立刻拋下槳櫓、手忙腳亂堵漏自救。其他鄰近船只上的吳軍水兵,看到漢軍投石機之威,也瞬間有些慌亂動搖。
周瑜立刻拔出寶劍,厲聲大喝穩住陣腳:“不許喧嘩!膽敢亂軍者斬!艨艟擅自退卻擾亂陣型者,斬屯長;斗艦擅自退卻擾亂陣型者,斬曲長!”
艨艟斗艦都是中型軍艦,一艘船也有百余人到五六百人,所以船上擔任“艦長”的軍官分別是屯長和曲軍侯了。要是那種兩三千人的樓船滿載,艦長至少得是個軍司馬,才能管那么多人。
周瑜治軍甚嚴,隨著他的令行禁止,今天隨他一起出戰的董襲、陳武二將也嚴格執行,很快彈壓住了慌亂的士兵。(黃蓋在夏澤率領巡邏艦隊,所以沒有參戰)
那艘被砸漏水的艨艟也很快堵漏穩住,英勇地準備還擊。
相反倒是那艘受損艨艟的旁邊,有一艘友鄰船只,只是因為之前的騷亂,以及被幾顆砸得越來越近的近失彈嚇到了,居然亂了隊形想加速脫離戰線。
結果被董襲的坐船攔住去路,兩船逼近到五十步之內,董襲親自喝令脫逃船只上的士兵把違令軍官拿下執行軍法。如果不從,那就放亂箭執行軍法!
士兵們當然不敢不從,殺了個臨陣逃脫屯長。
周瑜穩住陣腳后,繼續給身邊的將士們鼓勁:“大家不要慌!太史慈的坐艦投石機雖重而遲緩,發射一輪之后要間隔不少時間,不如我們靈活。各船拉大距離變為散陣,自由射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