麹義花了點時間迂回繞路,把他的部隊在營寨西側排好陣型,然后鼓噪威懾而進,一邊猛攻還一邊讓罵陣手集中吶喊、打擊守軍士氣,讓他們快快投降可免一死。
……
“諸葛長史真是神算,野王城里其實才千余弓弩手,還敢把試探的敵軍放到最近、才從容不迫夾射攢射,誘得麹義以為城內兵多而水寨愈發空虛。這是白白送上門來讓我等建功了。”
徐晃守在水寨內,把一千名神臂弩手與幾十臺諸葛連弩遠近搭配、部署在墊高的土臺寨墻背后和哨塔箭樓之上。另外無數普通弩手、弓箭手和近戰士卒,也梯次防御,法度嚴謹。
與張遼的營地相比,關羽這個營地因為在兩河交匯之處,最大的優勢就是可以被攻擊的正面非常狹窄。哪怕只留五千人守營,也能輕松留足預備隊、一批批輪換著上,牢牢守住正面。
東側整個寨墻部分,幾百個人就能站滿戰線了,留一千五百人,足夠站三排,遠程兵近戰兵層次分明。
麹義也算是用弩兵的高手了,他的先登營原本也是天下強兵,近年來隨著諸葛連弩的戰場繳獲、技術擴散,先登營甚至也有少量裝備諸葛連弩,配合車陣用于防守戰,專克輕騎的騎射沖鋒。
只不過今天是主動攻打營寨,車杖笨重,連弩部署不便,先登營用的都是普通踏張弩,但也配了長盾手協防,穩扎穩打攻防嚴謹。
不過,剛剛開戰后不久,麹義就意識到了情況不對。
“嗡嗡”地犀利羽箭破空之聲不絕于耳,那箭矢挾風的尖嘯之聲,比以往戰場上見識過的都要犀利。甚至有前排長盾手那一人多高的寬闊盾牌被射穿,殺傷盾后的人員。
這些盾牌都是粗硬的藤條編制,或者是用剖開的厚竹拼釘而成,材質雖然不如硬木甚至鐵皮堅韌,但厚度絕對是夠的。藤條的粗細和竹子的厚薄足有一寸多。
而麹義的驚訝還不僅在于漢軍弩的殺傷力,而是他發現漢軍居然能覆蓋三百步之遠的敵人——
可見守營部隊一開始也是刻意先把敵人放近了打。而剛才野王城頭那些守軍,似乎沒有裝備射程如此之遠的弩,關羽是刻意把新式兵器集中守這個水寨。
顯然,關羽是篤定了“麹義就算要圍魏救趙,也知道城難攻而寨易攻,會優先攻打水寨”,再略加引導,就有了現在的局面。
諸葛亮先是張弛有度地吸引著仇恨值,一邊消磨麹義的士氣,一邊黏住前排的麹義部隊,消耗了一波之后,才適時讓人大喊:
“麹義你中計了!我家太尉早就料定你要圍魏救趙!麹義的士兵聽著,你家將軍這是刻意想戰敗,好有借口不救援張遼呢!你們別太拼,為了將軍演戲把命送了就太不值了!”
麹義氣得怒滿胸膛,一時沖動又猛攻了一陣,但結果只是被神臂弩的交叉火力和嚴謹的營寨防守、又依托地利狠狠殺傷了一波。徐晃諸葛亮的守營,可不比早上張遼被偷襲時那么猝不及防,一切都是準備得非常充分。
麹義只好忍受士氣重挫的代價,浪費了半個多時辰,重新整頓好隊伍、沿著丹河往正北而去支援張遼。
但因為繞路多走了十幾里,又被諸葛亮引誘攻營浪費小半個時辰,他還沒到張遼就徹底敗退了。麹義怕被關羽各個擊破,在先鋒斥候打探到情況時,也連忙收住了腳步、往回東渡丹水退回出發陣地。
然后,當晚就是一陣非常猛烈的撕逼,張遼文丑麹義互相攻訐,一個怪對方夸大敵情誤導自己去圍魏救趙、一個怪對方一整天都沒出現,居然不救援友軍。這番推諉最后一直吵到袁紹本人那兒,讓袁軍高層都頭痛不已。
袁紹為此分別請教了好幾位心腹謀士,該如何處置前方將領的不合,又該如何穩住大家繼續賣力,一時沒個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