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從小挨欺壓,一天挨八個嘴巴子,但他扛過來了,活到二十歲,絕對心理素質比別人見識了一輩子風雨的還強,整個一無敵鐵金剛。最多就是容易心理陰暗,但絕對不會想不開。
相反,一人從小沒委屈過,二十歲上街被人瞪一眼,說不定就氣背過去了。
袁紹四世三公帶來的優越感,其實是一個包袱。一旦哪天他被人證明能力智商沒那么優越,他就自閉自暴自棄到不想見人。
歷史上沮授知道他的無能,他就撤退時不管沮授的死活,田豐知道他的無能,他就不敢見田豐找借口弄死他。
這一點跟后來的隋煬帝楊廣有點像,“我不能擁有完美的光偉正的人生,我就放棄了,人都不想做了,三征高句麗敗那么慘,后面就得過且過不努力了”。
類似于游戲打了一半,丟了個重要成就,就心態崩了想讀檔重開(重投胎重生)
曹操不一樣,他從小贅閹遺丑被歧視慣了,所以他沒有完美主義,也沒有強迫癥,更不會因為完美被打破就逼死強迫癥、這盤游戲不想玩了、想砸鍵盤重新投胎。
如果讓曹操穿越到一千八百年后,搞創業,那么想必他一定是個“產品先做出來、趕緊上線、管它有沒有BUG,管它一開始口碑被不被罵。有了BUG上線了就有用戶反饋,被罵多了我們快速迭代就好”的野蠻人。
而袁紹一定是那種優柔寡斷、想先公司里內測測試到沒BUG再上線、結果還沒上線生意就被曹操型的競爭對手搶了的精致人。
完美主義的人,不適合野蠻型賽道的創業。
生命是一場無限游戲,不能讀檔,只要活著,就要一直扛下去,經不起完美主義的崩心態。
可惜袁紹活了一輩子,連這個道理都不懂,還以為生命是一個刷成就的游戲、刷滿成就就玩完了。
……
曹操與郭嘉反復商量,把后續出現各種情況時、曹操陣營分別該如何應對,仔細推演了一遍,最終確定這把就是該賭。
盡人事,聽天命,袁紹能不能打終究要看袁紹自己的努力,反正對曹操利益最大化的選擇,就是誘導袁紹打,曹操走一步看一步騎墻應變。
曹操這才派出明面上的專用使者司馬朗,先去袁紹那兒告急南線軍情。司馬朗六月初六從定陶出發,快馬走了兩天,初八就到了鄴城。
同時,曹操還派出了私人密使,專門找在袁紹身邊如今地位僅次于沮授的謀士許攸,跟許攸攀攀私人交情,讓許攸從旁策應幫忙。
當然了,以曹操的智略,僅僅做到這點是遠遠不夠的。他深知要袁紹努力進攻,他也得擺出竭盡全力愿為袁公前驅的積極姿態。
否則,要是袁紹看曹操閑著,抓包曹操的主力部隊到河內前線當第一線炮灰,曹操還怎么躲?如果他什么都不表示,袁紹就算不懷疑,至少也會對他不滿。
袁紹有皇帝劉和的詔命,以皇帝的名義壓下來,曹操肯定是扛不住的。